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发布时间:2016-12-17 15:27

  本文关键词: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11年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黄雯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造成错觉,似乎人是高于自然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人类应“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这一理念最终导致人类活动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整个地球陷入资源濒临枯竭和环境严重污染的危机,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马克思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给予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极大的关注,他将实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放置于全人类解放这一问题下来讨论,实现了自然、社会与人的真正统一,这一思想对当前推进我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梳理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回顾当代中西方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展开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合理成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推进当代我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3;F09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建平;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3 孙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唯物史观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梅雪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浪潮分析[J];世界历史;2002年01期

6 聂锦芳;;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上)——《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7 聂锦芳;;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下)——《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8 王芳;西方环境运动及主要环保团体的行动策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向佐群;;西方国家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1期

10 杨建平;从异化到对象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文本解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敏;环境行政权监督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绪永;;浅谈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意义[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管遵华;;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与现代企业管理[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6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吴国林;王彩虹;张小玲;;产业及其哲学问题[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杜秀娟;陈凡;;马克思《资本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读[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戚书平;社会形态演变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当代构建[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建红;论我国创业投资发展进程的阶段性[D];河北大学;2005年

3 赵君;论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规制[D];河海大学;2005年

4 郑合光;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D];河海大学;2005年

5 李麟;需要理论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季雅群;生命的悲苦歌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马永恒;20世纪中国主流开放思想的历史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华;方时姣;;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J];东南学术;2006年02期

2 陈爱华;从《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青年马克思的科学伦理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梓太;中国环境行政诉讼之困境与对策分析[J];法学评论;2003年05期

4 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曹衍明;;行政终局裁决探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吴彦;;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杨辉解;刘武阳;;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之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8 贺新春;马克思的早期自然理论[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肖羽飞;赖建根;;论人大监督的失偏及矫治[J];井冈山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杨楹,王福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范式”之比较[J];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家炎;;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之比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刘歆立;;矛盾和问题:精神生产发展的张力[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3 李政亮;;马克思在东亚[J];读书;2008年11期

4 刘宗碧;;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与唯物史观确立的关系[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钱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璐璐;;试论卢卡奇的历史概念[J];学术交流;2011年05期

7 彭;是继承、“颠倒”,还是“断裂”?——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J];现代哲学;1992年02期

8 庞晓名;;马克思与斯宾诺莎关系辨析[J];青年思想家;2002年03期

9 王琴;;关于“主体间性”概念的再阐释——答吴兴明先生[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对中国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陈学明;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马克思的启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3 戴生岐;;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陕西省2010年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曹飞;;“以人为本”中的“人”究竟指什么?“以人为本”何以成立?[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韩立新;;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6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M.考林;黄陵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8 陈斌;;水利规划中人和自然协调相处原则初探[A];科学规划与用水安全——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斗斗;;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性和过程性——兼与张奎良先生商榷[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世祯;;是批评还是赞扬?——评《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逻辑错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遥译;[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何苗;[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花蕾 袁和静(书评人);[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余亮;[N];东方早报;2011年

5 梁中堂;[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N];人民日报;2011年

7 秦媛;[N];湖南日报;2001年

8 辽宁大学 宋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牛文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包心鉴;[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胜珍;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芸;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2年

5 田志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韩泽栋;理解“晚年马克思”[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楠;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指向[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永红;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真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涂四益;阶级与宪政——从洛克到黑格尔和马克思[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实践视域[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2 赵丽;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形成的文本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淼;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意蕴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胡葆芸;马克思的社会科学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罗昊苏;马克思正义观之方法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娴靓;马克思历史主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雷;马克思语言观的当代阐释[D];广州大学;2010年

8 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贺;马克思与生态学思想的关系及其实践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6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