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看劳动和闲暇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29 04:38
  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主张人的劳动有塑造自我和创造历史的意义,而日常生活则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现实基础。但马克思只肯认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意义,没有注意到家庭人伦具有人之为人的基源性,而儒家重视对人伦日常的超越意义。真正的家庭闲暇应是人保养劳作之余的能量和时间享受亲情生活,使自身的生命条理化、道德化。劳动与闲暇的关系是互为基础又互相发明,同体而异数。基于人伦亲情践履充实的日常闲暇而展开的社会化劳动,乃是实现人性自由解放的必然。综合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可以在对日常生活的不同理解,在劳动与闲暇的辩证关系上实现会通的可能。 

【文章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34(0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劳作及闲暇的必要
二、家庭闲暇批判
三、日常生活的儒学向度
四、劳动、闲暇同体异数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日常生活伦理的形上之维[J]. 丁成际.  现代哲学. 2018(01)
[2]马克思恩格斯日常生活理论的伦理向度[J]. 鲁芳,黄秋妹.  云梦学刊. 2018(01)
[3]“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J]. 吴飞.  社会学研究. 2009(02)
[4]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J]. 吴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本文编号:3006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006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