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主体向度

发布时间:2022-02-10 01:36
  作为一种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财富生产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在阶级社会中,财富生产和人的发展是完全背离的,财富的积累不但未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桎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分析中国的财富生产问题,可以发现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富和民富的结合、重视非物质财富生产的投入,是实现财富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协同共进的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新乡学院学报. 2020,37(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财富和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财富是人的发展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形式
    (二)财富是人的发展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形式
    (三)财富是人的发展在个体层面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财富和人的发展的历史悖论
三、马克思财富观主体向度的实践意义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财富观理解的偏差
    (二)中国“人本”财富观的实践意义
四、以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将国富和民富有机结合起来
    (三)重视非物质财富生产的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学审视[J]. 丰子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1)
[2]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主体维度[J]. 宋业春.  求实. 2012(06)
[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财富共享[J]. 陈进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3)



本文编号:3618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618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