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5:11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顺应我国农业发展,满足农户“少、散、频、急”资金需求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并在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2012年银监会却因为资金互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和资金在农村和农户间的微循环不畅通而暂缓农村资金互助社审批。同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原理对于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从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角度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增加其风险控制能力,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供给和优势角度分析了推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因,总结出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特点是数量庞大、规模扩张和模式多样,并在概括其在发展中存在众多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治理不规范现象。其次,本文在合作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原则为自愿、民主平等和双重使命;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借鉴百信等发展较为成熟的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结构,系统分析了资金互助组织的一般治理结构,包括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组织结构、基于产权关系的股权设置、基于控制权的借贷机制和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配机制。然后,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使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本文对以河南濮阳银融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非正规资金互助社,以及以浙江瑞安汇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正规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从组织结构、股权设置、借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四方面比较分析两类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异同,分析总结了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在实际运营中的内部治理结构与一般治理结构的不同,包括剩余控制权范围扩大、社员权利虚化、信贷业务人性化和利益分配不均;并应用本文构建的内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从经营管理绩效和社会绩效方面对比分析两类资金互助社的内部治理绩效,进一步全面分析内部治理结构。最后,本文总结了亚洲地区合作金融的治理模式和经验启示,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剩余控制权逐渐失衡、剩余索取权配置不合理和不同类型的资金互助组织绩效水平各有侧重等主要结论。并且从完善资金管理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监管体系和建立培训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内部治理结构 绩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F830.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第1章 引言15-22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16-17
  • 1.2.1 研究意义16
  • 1.2.2 研究目的16-17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7
  • 1.3 文献综述17-20
  • 1.3.1 组织治理机制研究17-18
  • 1.3.2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治理问题18-19
  • 1.3.3 构建金融共同体的研究进展19-20
  • 1.3.4 简要评论20
  • 1.4 研究方法20-22
  • 1.4.1 研究方法20
  • 1.4.2 创新点20-21
  • 1.4.3 技术路线21-22
  • 第2章 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22-26
  • 2.1 合作金融理论22
  • 2.2 委托-代理理论22-23
  • 2.3 产权理论23-24
  • 2.4 交易费用理论24-25
  • 2.5 理论评述25-26
  • 第3章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动因、现状与问题26-37
  • 3.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历程26-27
  • 3.1.1 首创摸索阶段26
  • 3.1.2 试点开展阶段26-27
  • 3.1.3 多形式发展阶段27
  • 3.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因27-33
  • 3.2.1 农户金融需求强烈27-29
  • 3.2.2 农村金融供给的效用与不足29-33
  • 3.2.3 农村资金互助的组织与制度优势33
  • 3.3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现状特点33-35
  • 3.3.1.数量庞大33-34
  • 3.3.2 规模扩张34
  • 3.3.3 模式多样34-35
  • 3.4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5
  • 3.5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分析37-44
  • 4.1 基于合作金融的治理原则37-38
  • 4.1.1 自愿原则37
  • 4.1.2 民主平等原则37
  • 4.1.3 双重使命原则37-38
  • 4.2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组织体系38-40
  • 4.2.1 内部治理委托人38-39
  • 4.2.2 内部治理代理人39-40
  • 4.3 基于产权关系的股权设置40-41
  • 4.4 基于控制权的借贷机制41-43
  • 4.4.1 贷款审核发放机制42
  • 4.4.2 贷款回收机制42-43
  • 4.5 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配机制43
  • 4.6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内部治理与绩效:基于两类互助组织的实证分析44-59
  • 5.1 案例概况和研究方法44-47
  • 5.1.1 案例背景44-45
  • 5.1.2 内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45-47
  • 5.1.3 数据来源47
  • 5.2 内部治理结构分析47-53
  • 5.2.1 两类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情况比较47-50
  • 5.2.2 案例总体分析50-53
  • 5.3 绩效评价对比分析53-58
  • 5.3.1 两类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绩效对比53-55
  • 5.3.2 对比分析结果55-58
  • 5.4 本章小结58-59
  • 第6章 亚洲地区合作金融的经验与启示59-62
  • 6.1 亚洲地区合作金融治理模式59-60
  • 6.1.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治理模式59
  • 6.1.2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治理模式59-60
  • 6.1.3 台湾农村合作金融治理模式60
  • 6.2 亚洲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的经验启示60-61
  • 6.2.1 建立自上而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60-61
  • 6.2.2 发挥合作制原则的内生动力61
  • 6.2.3 完善对合作金融组织的监管制度61
  • 6.3 本章小结61-62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启示62-65
  • 7.1 主要结论62
  • 7.2 完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启示62-65
  • 7.2.1 完善借贷资金管理机制62-63
  • 7.2.2 优化组织结构63
  • 7.2.3 健全监管体系63-64
  • 7.2.4 建立培训体系64-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 169-71
  • 附录 271-73
  • 致谢73-74
  • 作者简历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荷花;李明贤;;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邵传林;;金融“新政”背景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实困境——基于2个村的个案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3 孟飞;;金融排斥及其治理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4 胡凯;谢申祥;;企业控制权理论综述[J];经济纵横;2006年06期

5 李昱姣;;政府扶持:现代农业阶段农民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基于国际经验之上的思考和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6 邓建军;;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J];金融与经济;2010年06期

7 刘娜;赵慧峰;陈红;;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J];会计之友;2011年07期

8 郝玉宾;;关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9 齐良书;李子奈;;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关政策研究——基于社员利益最大化模型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10期

10 徐虹;董晓林;褚保金;;农民资金互助社试点模式及对策——基于江苏省试点的考察[J];农村经济;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508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