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0:13

  本文关键词: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许多地区开始借鉴城市控规的方法编制旅游景区控规,以期从规划层面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城市控规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是针对城市开发而制定的,难以体现景区“保护性开发”的特征。 论文在述评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旅游景区控规必要性及其与城市控规的关系,借鉴旅游经济、人文、环境三大理论板块,从资源、活动、环境、设施等四方面构建旅游景区控规系统,提出五大主题、30项控制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的控制方法进行纵深研究,指导旅游景区控规实践。其主要结论如下: (1) 旅游景区控规是医治当前旅游景区开发诸多症结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旅游景区规划体系结构的需要,可满足旅游景区开发市场化的新要求及规划管理的新诉求。 (2) 旅游景区控规以景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景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为景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它与城市控规在产生背景、规划层次等方面具有相同点,可对城市控规进行有益的借鉴。 (3) 指标体系是旅游景区控规的核心。以系统论为指导,从资源、活动、环境、设施等四方面构建旅游景区控规系统,并结合旅游景区控规实践的指标统计分析,提出由景物保护、用地使用、环境质量、建筑建造、设施配套等五大主题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整,将其分为基本控制要素和选择控制要素两大类。 (4) 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主要指标的控制方法。景物保护控制分四级保护区域,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游赏项目规划主要依托旅游资源,在分析各项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筛选和控制;旅游容量主要以资源空间承载量和生态环境承载量核算为主;用地类别分为:生态保护用地、风景游赏用地、旅游设施用地等六大类。用地边界划分以功能分区为依据,综合考虑地形、植被等因素;景观风貌控制包括景观分区、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别等进行控制。建筑控制包括对建筑高度等因素的严格控制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设计导引;旅游设施配套主要是对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设施的定量配置。
【关键词】:旅游景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指标体系 保护性开发 控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0
【目录】:
  • 1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旅游规划的发展9-10
  • 1.1.2 旅游景区控规的提出10-12
  • 1.1.3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对象界定12-13
  • 1.3 研究进展13-16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4-15
  • 1.3.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16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技术路线17-18
  • 2 旅游景区控规基础理论18-28
  • 2.1 相关概念18-21
  • 2.1.1 旅游景区的概念18-20
  • 2.1.2 对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解20-21
  • 2.2 旅游景区控规的界定21-25
  • 2.2.1 旅游景区控规的内涵21
  • 2.2.2 旅游景区控规的地位21-23
  • 2.2.3 旅游景区控规与城市控规的关系23-25
  • 2.3 相关理论25-27
  • 2.3.1 旅游经济理论25
  • 2.3.2 旅游环境理论25-26
  • 2.3.3 旅游人文理论26-27
  • 2.4 小结27-28
  • 3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28-43
  • 3.1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想28-36
  • 3.1.1 旅游景区控规控制要素构成28-30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0-31
  • 3.1.3 指标体系的提出31-36
  • 3.2 指标的筛选36-41
  • 3.2.1 德尔菲法36-37
  • 3.2.2 问卷设计37
  • 3.2.3 统计结果分析37-41
  • 3.3 控制指标的分类41
  • 3.4 规划控制的方式41-42
  • 3.5 小结42-43
  • 4 控制方法研究43-56
  • 4.1 景物保护控制43-44
  • 4.1.1 分级的确定43
  • 4.1.2 分级保护控制规定43-44
  • 4.2 风景游赏控制44-46
  • 4.2.1 旅游容量控制44-45
  • 4.2.2 游赏项目控制45-46
  • 4.3 用地使用控制46-49
  • 4.3.1 用地分类方法46-49
  • 4.3.2 地块边界划分49
  • 4.4 环境质量控制49-53
  • 4.4.1 景观风貌控制49-53
  • 4.4.2 环境卫生控制53
  • 4.5 建筑建造控制53-54
  • 4.6 设施配套控制54-55
  • 4.7 小结55-56
  • 5 实证研究——山西大粮山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6-69
  • 5.1 概况56
  • 5.1.1 区位条件56
  • 5.1.2 自然与人文环境56
  • 5.1.3 旅游资源56
  • 5.2 定位分析56-57
  • 5.2.1 市场定位56-57
  • 5.2.2 性质功能定位57
  • 5.2.3 主题形象定位57
  • 5.2.3 产品体系定位57
  • 5.3 总体布局与景观结构57-58
  • 5.3.1 总体布局57-58
  • 5.3.2 景观结构58
  • 5.4 景区总体控制58-61
  • 5.4.1 景物保护控制58-59
  • 5.4.2 景观风貌控制59-60
  • 5.4.3 交通系统控制60
  • 5.4.4 用地使用控制60-61
  • 5.5 分片区控制61-68
  • 5.5.1 长平之战观光片区61-63
  • 5.5.2 古代军事、刑罚展示片区63-65
  • 5.5.3 军事体验片区65-66
  • 5.5.4 休闲娱乐片区66-68
  • 5.6 小结68-69
  • 6 结论与讨论69-71
  • 6.1 结论69-70
  • 6.1.1 主要结论69-70
  • 6.1.2 创新之处70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0-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图74-82
  • 大粮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图纸74-82
  • 附录82-87
  • 一、主要项目及相关论文资料82-83
  • 二、德尔菲法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表83-85
  • 三、德尔菲法第二轮专家意见征询表85-87
  • 致谢8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翔;代鹤锋;袁净;;旅游区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2 王兴中;赵多平;高鑫;;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社区利益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新农村社区型景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晓杰;李景奇;;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代秀龙;赵楠;;基于规划管理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程望杰;洪亮平;章迟;;“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岚;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庭;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与市场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文博;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珠穆朗玛峰景区、大昭寺景区为例[D];西藏大学;2011年

3 方洪杰;基于社区体系理念下城市功能型社区资源配置控制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恋;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瞻;城市低收入人群规划合意性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楠;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代秀龙;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晓杰;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邵佳;荔波城市旅游用地及其接待设施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聪健;区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视角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474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