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宿业态发展研究—台湾经验及其借鉴

发布时间:2017-06-22 13:18

  本文关键词:民宿业态发展研究—台湾经验及其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民宿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成为必然和趋势。我国台湾地区自投入民宿业发展以来三十余年,势力从观光景点蔓延至岛内各地,不仅解决了热门观光地区旅游旺季住宿设施不足的问题,更凭借其多元化和特色化而成为台湾乡村旅游中独特的资源和吸引力,是亚洲乃至世界民宿业发展的典范之一。更重要的是台湾民宿业起到了活化乡村的作用,在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乡村就业机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陆地区虽具有发展民宿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产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亟待得到完善和提高。因此本文首先选取台湾民宿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其能够快速成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推动力。而后利用对比分析法,试图通过对两岸民宿业发展的背景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两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异同点和差距。分析结果表明,大陆地区在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经营者素质方面与台湾地区差距较大,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台湾经验进行有益借鉴。文章最后结合现实情况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大陆民宿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民宿业 台湾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9
  • 1.1 选题背景6-8
  • 1.2 研究问题8
  • 1.3 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研究综述9-20
  • 2.1 民宿的定义9-11
  • 2.2 民宿的特性11-15
  • 2.2.1 产权所有者自行经营13-14
  • 2.2.2 提供与经营者互动的机会14
  • 2.2.3 注重住宿体验和“家”的感觉14-15
  • 2.3 台湾民宿研究综述15-18
  • 2.4 国内民宿研究综述18-20
  • 第三章 台湾民宿业发展的历时性研究20-27
  • 3.1 民宿业的起源20-21
  • 3.2 民宿业的成长与转型21-23
  • 3.3 民宿业的成熟23-27
  • 第四章 台湾民宿类型研究27-36
  • 4.1 按照民宿资源及经营特色分类27-32
  • 4.1.1 赏景度假型民宿28-29
  • 4.1.2 复古经营型民宿29-30
  • 4.1.3 艺术体验型民宿30
  • 4.1.4 农村体验型民宿30-31
  • 4.1.5 社区文化体验型民宿31-32
  • 4.2 按照主功能区分类32-36
  • 4.2.1 家庭副业型民宿33
  • 4.2.2 家庭主业型民宿33-34
  • 4.2.3 专业经营型民宿34-36
  • 第五章 台湾民宿业发展条件分析及两岸对比36-46
  • 5.1 经济发展水平36-38
  • 5.2 土地制度及相关产业政策38-41
  • 5.3 政府主管部门及民宿行业协会41-44
  • 5.4 民宿经营者44-46
  • 第六章 台湾民宿业发展经验的借鉴46-49
  • 6.1 完善法规政策,发展行业组织46-47
  • 6.2 民宿产品特色化,,产业集聚化47-48
  • 6.3 提升民宿业者素质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04期

2 檀江林;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J];台声;2000年01期

3 ;台湾与大陆贸易额创新高[J];中外鞋业;2000年09期

4 杨建明;;震后复苏台湾经济全速前进[J];财经界;2000年01期

5 陈克明;世纪末的台湾经济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6 陈文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1年01期

7 蒋成;影响台湾经济走出低谷的四大病因[J];两岸关系;2001年09期

8 张丽芳;民进党执政一年台湾经济回顾与评估[J];台声;2001年07期

9 王鹏;美国“9·11”事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厦门科技;2001年06期

10 刘建兴;台湾经济开始下沉——台湾经济回顾与展望[J];统一论坛;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薛军力;徐鲁航;;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永郭;;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启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国深;;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代序[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徐晓望;;论荷据时期台湾市镇的性质[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9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惠敏;;台湾标准与验证及其启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啊宽 本报记者 林恒雄 杨宏生;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商机何在[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杜榕;台湾精品18年打造“黄金圣衣”[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漪;台湾名品城:南京的一段“家国故事”[N];新华日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陆资纾困台湾经济[N];团结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高杨;不应让“反陆”情绪绑架台湾经济[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炜娜;是谁绑架了台湾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记者 任成琦;“薪无力”让台湾物价显得“压力山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任成琦;台湾物价“压力山大”[N];团结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孙立极 发自台北;台湾更需要“三通”[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石莹;赵卫;大陆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N];国际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蔡明典;台湾地区信息家电零售业结构、企业营销行为与经营绩效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Y

本文编号:471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471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