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4 20:17

  本文关键词: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快速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0~2005年失调阶段向2006~2009年协调阶段的转变。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耦合模型 旅游产业 城市化 西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8,40901077)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0KRM96)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项目(2012CXB008)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21世纪以来,旅游业已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强劲和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场[1]。2011年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9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设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2 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3 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4 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5 谷凯,杰夫瑞·沃;海南快速城市化过程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6 吴跃明,张翼,王勤耕,朗东锋;论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年01期

7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8 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9 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年08期

10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对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鲁迪;蒋国富;喻光明;张敏;;土地整理过程中人为干扰的生态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3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雷山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5 罗娜;耿雅冬;刘欣;;大连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蒋贵彦;李生梅;;青海省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7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8 代伟;李克国;;秦皇岛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车亮亮;李悦铮;韩雪;;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景观协调度研究——以大连旅顺太阳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3期

10 王利光;葛幼松;;南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班春峰;;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4 董家华;陆雍森;;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张艳丽;;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杜嫣;汤傅佳;潘莉丽;;旅游城市化的内涵与演化机制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姚成胜;;福建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甘晓辉;李爱新;舒晓波;李芳颢;吴萍;;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关系评价研究——以彭泽县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冬艳;李月芬;魏娜;尚媛;徐倩;;长春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玉霞;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强;欠发达地区城乡过渡带主动城市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晶;青岛城市旅游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冯建京;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方锦文;佛山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蒋兴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超;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吴峙山,汪天翼,白跃武;生态经济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主要技术途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1年03期

3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4 王兆峰;;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5 周加来,黎永生;城市规模的动态分析[J];财贸研究;1999年01期

6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支军;武夷山与国际旅游城市[J];城市问题;2004年05期

8 邢福俊;我国城市化水平现实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卞显红;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10 杨钊,陆林;国外旅游移民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初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2 李跃军;;城市化进程中台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洪珊珊;;论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推动台州旅游业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3期

4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任务分解表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27期

5 董鸿安;;民营企业在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年10期

6 苏波;;对长沙市旅游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7年04期

7 王永和;俞铁军;;适应旅游转型需求 创造和谐发展未来[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07期

8 刘孝兰;祁旭东;张丰;;借机2008年奥运会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28期

9 张清正;;地区旅游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区形成关系[J];华商;2007年24期

10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J];湖南政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洁;袁圣明;;基于健康城市理论的青岛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史明春;许京怀;谢金春;许慧;;苏州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文效应[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3 黄家鑫;;城市化进程:城市环境气象的机遇与挑战[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4 彭洋;;小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葛敬光;;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曹伟;;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城市生态安全模型的构建与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国有;周牟洮;;推进山东省县域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8 济南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统战工作机制创新问题的思考[A];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变化及对工农联盟的影响[A];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高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化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喜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晶 实习生 杨阳;环鄱阳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N];江西日报;2008年

3 ;就《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N];商丘日报;2008年

4 洱源县委宣传部 宝永康 王灿鑫;对洱源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大理日报(汉);2009年

5 记者 李天涛;凤凰旅游产业发展要再上一个新台阶[N];团结报;2009年

6 记者陈红娟;研究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等问题[N];铜川日报;2009年

7 白永德;旅游产业发展重点确定[N];玉溪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鑫 实习生 申肖玲;县域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新热点[N];陕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裴聪 王珊;当雄县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N];西藏日报;2009年

10 陈昊;达日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N];果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民;日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常亮;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陶表红;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冯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政治理转型[D];浙江大学;2012年

5 冯晓平;城]

本文编号:47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47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