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20:13

  本文关键词: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观光农业的基本概念界定、类型、特点和功能等基础理论探讨入手,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在发展观光农业的理论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角度、可持续发展角度和市场营销学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一系列对策。纵观全文,整个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和内容。 第二部分是观光农业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观光农业的内涵、类型、特点和功能、其它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关系、以及国外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第三部分研究分析了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虽起步较晚,发展却十分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城镇郊区悄然兴起观光农业,全国各地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大力开发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大大拓展了旅游业发展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观光农业现阶段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项目单纯模仿、品种单一、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硬件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观光农业发展地区不平衡、人员素质低下,营销宣传不力。 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发展的阶段模式、分布上的地域模式和类型上的功能模式。 第五部分是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政府角度、可持续发展角度和市场营销学角度分别提出了促进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政府在经济上要增加政府导向性投入、开辟多元投融资渠道、建立观光农业发展基金、增设扶贫补助资金、推动金融部门的资金扶持。政府对观光农业的扶持还表现在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强化政府主导、组织协调好部门间,区域间旅游合作、保证企业自主经营,实现产业高效益、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走市场经济道路。政府在政策上扶持观光农业的意义深远。具体措施有:树立大旅游、大农业概念、实行积极的土地政策、盘活旅游资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 市场营销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5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文献综述10-12
  • 第1章 总论12-14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12
  • 1.2 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12-13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3-14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13
  • 1.3.2 本文的内容体系13-14
  • 第2章 观光农业概述14-24
  • 2.1 观光农业的内涵14
  • 2.2 其他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关系14-16
  • 2.2.1 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14-15
  • 2.2.2 都市农业与观光农业15
  • 2.2.3 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15
  • 2.2.4 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15
  • 2.2.5 旅游农业与观光农业15-16
  • 2.3 观光农业的类型、特点和功能16-20
  • 2.3.1 观光农业的类型16-18
  • 2.3.2 观光农业的特点18
  • 2.3.3 观光农业的功能18-20
  • 2.4 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
  • 2.4.1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0-21
  • 2.4.2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
  • 2.4.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
  • 2.5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21-24
  • 2.5.1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发展现状21-23
  • 2.5.2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3-24
  • 第3章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4-28
  • 3.1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24-25
  • 3.1.1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历程24-25
  • 3.1.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25
  • 3.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5-28
  • 3.2.1 项目单纯模仿,品种单一26
  • 3.2.2 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和支持26
  • 3.2.3 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26-27
  • 3.2.4 硬件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规模27
  • 3.2.5 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大27
  • 3.2.6 人员素质低下,营销宣传不力27-28
  • 第4章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模式28-31
  • 4.1 发展的阶段模式28
  • 4.2 分布上的地域模式28-30
  • 4.3 类型上的功能模式30-31
  • 第5章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研究31-45
  • 5.1 政府职能31-34
  • 5.1.1 经济职能31-32
  • 5.1.2 调控职能32-33
  • 5.1.3 政策扶持33-34
  • 5.2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34-36
  • 5.2.1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34
  • 5.2.2 项目合理规划和设计34-35
  • 5.2.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5-36
  • 5.3 观光农业的社会市场营销对策36-45
  • 5.3.1 我国观光农业市场分析36-39
  • 5.3.2 发展观光农业的产品对策39-42
  • 5.3.3 发展观光农业的定价对策42-43
  • 5.3.4 发展观光农业的渠道对策43-44
  • 5.3.5 发展观光农业的促销对策44-45
  • 第6章 重庆市北碚区观光农业发展个案研究45-49
  • 6.1 北碚区基本情况45
  • 6.2 北碚区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45-46
  • 6.3 北碚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46-47
  • 6.4 北碚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47-49
  • 第7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 发表论文目录及课题简介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铃雁;肖倩;袁煜e

本文编号:483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483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