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国外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及其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19 21:21

  本文关键词:国外旅游族群性的研究及其方法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族群性 民族旅游 文化


【摘要】:英文文献的旅游族群性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4年皮埃尔·范登伯格(Pierre L.van den Berghe)与查利斯·凯斯(Charles F.Keyes)做出"民族旅游可以促发族群性的再创造"这一论断以来,有大量个案研究证实或补充了这一观点。20世纪90年代是旅游族群性研究的黄金岁月,有至少3本论文集和2篇综述面世,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研究水平。21世纪伊始,相关的案例研究呈现出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倾向,如东道主在族群性建构中的"共谋"现象。总体上,国外旅游族群性研究可从文化差异、"主-客"互动关系、族群认同的建构这三方面来考察,运用典型案例剖析法而非文献列举法来达到见树亦见林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归纳出国外旅游族群性研究的五大方向:基于"主-客"互动关系的族群性研究、基于文化认同的族群性建构研究、基于族群关系的族群性研究、基于外部依赖的族群性研究、基于民族主义的族群性研究。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旅游族群性 民族旅游 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景观遗产的人类学研究”(12CMZ036)和“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09XMZ058)资助~~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ethnicity”(族群性)这个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民族-国家视域下族群关系日益复杂化的产物。正缘于此,ethnicity指涉的内涵就相当丰富。理查德·詹金斯(Richard Jenkins)归纳道:(1)族群性与文化差异相关;(2)族群性根植于社会互动,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互动的产物;(3)族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其付;;民族旅游文献中的文化认同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熙明;覃璇;唐雪琼;;旅游对恩施土家族居民民族认同感的影响——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视角[J];旅游学刊;2012年03期

2 李跃平;裴光兰;;2011年“民族认同”研究文献综述——以中文核心期刊“民族认同”为篇名载文为例[J];民族学刊;2013年02期

3 杨曦;;地方文献对地方旅游品质提升的价值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年03期

4 傅才武;钟晟;;文化认同体验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主题构建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霞;街区记忆与旅游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良范;文化复兴与文化认同——黔东南苗族文化的变迁与现代转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杰;;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徐新建;人类学眼光:旅游与中国社会──以一次旅游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为个案的评述和分析[J];旅游学刊;2000年02期

5 曹慧中;;民族认同与民族旅游[J];民族论坛;2007年04期

6 白杨;;旅游视野下的壮族族群认同[J];百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黄福东;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8 杰茜卡·安德森·特纳,杨利慧;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J];民族艺术;2004年01期

9 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10 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力波;“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红梅;;民族旅游:文化变迁与族群性[J];旅游学刊;2013年11期

2 尼科·基尔斯特拉,翟胜德;社会经济政策与族群性概念[J];世界民族;1997年01期

3 严霄云;;族群性视角下的乡镇农民工调查——以东阳画水镇中国结的劳动过程为例[J];人民论坛;2012年29期

4 李永祥;;阿诗玛、石林旅游与族群性——兼谈彝族精英之族群性[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5 赵四平;黎映月;;从中美婚礼习俗看两族群性格差异[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镛;;论漳州人的人文性格[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民族关系委员会主席 E.L.塞罗尼—龙 周志静 译;族群性的文化内涵——民族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婷;自愿选择的族群性:都市族群性的表达[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词;田野中的族群性表达[D];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64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64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b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