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族旅游社区的社会空间生产研究——以海南三亚回族旅游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26 11:31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社区的社会空间生产研究——以海南三亚回族旅游社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旅游社区 社会空间生产 三亚回族


【摘要】:旅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民族旅游社区的快速变迁与重构。本文以社会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海南三亚回族旅游社区的社会空间生产过程、表征及影响进行解读,拓宽了民族旅游发展变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空间生产理论及实践。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民族旅游社区 社会空间生产 三亚回族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人,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由此也进一步加速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旅游业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持续高度关注。?其中,民族旅游目的地以其文化特殊性和“脆弱性”成为关注焦点。85虽然旅游业为民族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九霞;陈浩;;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4期

2 孙萌;;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3 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6 王子新,王玉成,邢慧斌;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5年02期

7 杨有庆;;城市化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空间转向”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吴晓;;乡村旅游语境中民间艺术的在场与形变——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九霞;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青;;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冲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小伟;;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3 陈琴;李俊;张述林;;基于文化再生理念的古镇实心化开发模式研究——以走马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4 卢金平;杨威;;旅游对生态旅游地环境干扰的研究与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4期

5 吴冰洁;;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的解读——一个社会空间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刘安全;;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7 苏洪文;;论场域作用下舞台真实的产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8 李先锋;何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9 邢慧斌;王子新;;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10 王贺瑜;;旅游对促进接待地文化再建构的积极影响[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郑萍;;旅游场域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对云南省景洪市曼春满村寨旅游的人类学分析[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建新;柴可;;族群认同的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视野[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4 陈阳;;消费时代历史文化空间再生产的三重蜕变[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7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庆燕;藏族、汉族青少年族群态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建霞;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武应明;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莫凡;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晨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浩;旅游影响下的元阳哈尼梯田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10 田爽;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旅游伦理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彭翔;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财贸经济;1999年02期

4 王宁;;论风景名胜区过度商业化和旅游化的危害[J];重庆行政;2004年06期

5 易峥,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1期

6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5期

7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8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4期

9 李经龙,郑淑婧,周秉根;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10 关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环境容量估算与旅游规模预测[J];福建建筑;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幸福;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树辉;;旅游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J];特区经济;2006年02期

2 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年05期

3 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年09期

4 彭巍;;关于发展哈尔滨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7年10期

5 陈传金;;旅游社区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影响研究[J];科技广场;2008年04期

6 戴美琪;;旅游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态度的相关分析法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35期

7 刘建峰;王桂玉;郑彪;;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析[J];旅游论坛;2009年04期

8 张补宏;徐施;;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及保护模式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9 肖琼;;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10 尹铎;;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综述与展望[J];民族论坛;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越英;;北京灵山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姜锐;;关于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模式的新思考[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陈耀;;“旅游境区”研究——以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为例[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孙九霞;;族群间主客互动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6 余乐;李庆雷;;乡村旅游社区能力建设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孔山;高秀英;;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旅游驱动模式及其发展对策[A];2011临沂市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11年

8 蔡碧凡;;乡村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9 孙九霞;马涛;;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去地方化”——以丽江新华社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唐雪琼;徐珂;;旅游社区家庭变迁研究——以石林五棵树村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旅游局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题组组长 江西省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兵;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2 甘雪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旅游目的地营销新视角[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姚升厚;一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教材[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浙江省温州市旅游局 张纯洁;浅谈旅游社区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陈南江;用创新思维建设旅游产业园[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记者 于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建设[N];辽源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润 冯蕾;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天地宽[N];光明日报;2011年

8 杭州市旅游委课题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任明杰;旅游社区持续获追加投资[N];中国证券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饶文靖;为发展红色旅游建言[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邢雅楠;旅游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东;在线旅行服务商业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费中正;现代化进程中西江苗族的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文娟;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肖伟伟;旅游公共服务志愿供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莉;旅游目的地经济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4 戴宏;乡村旅游相关利益主体界定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关帆;旅游养老目的地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房莹莹;基于合伙人关系的旅游社区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索朗吉;宗教文化、旅游感知和旅游态度:来自拉萨市八角街旅游社区的例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巩守猛;重庆市巫山县旅游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发展影响感知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9 王颖梅;都江堰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芳霞;旅游境区构成要素研究及框架性评价体系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6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76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