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AHP的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30 21:08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的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公园 科普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AHP法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从资源禀赋、开发条件和旅游消费价值三个方面,选择美感度、丰富度、完整性等16个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资源禀赋Y1(0.626 7)旅游消费价值Y3(0.279 7)开发条件Y2(0.093 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五位分别为科普价值X6(0.229 4)稀缺性X5(0.122 6)趣味性X16(0.119 4)独特性X2(0.106 6)体验性X15(0.064 2);选取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实证地对该评价体系进行校验,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反映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品质的高低,具有可行性。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森林公园科普旅游体验设计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森林公园 科普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AHP法
【基金】: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432) 2013年度广西高校科研资助项目(2013LX200)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科普旅游是通过旅游地深层次开发,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生态旅游精品项目[1]。它是一种将旅游活动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赋予旅游以科学普及内涵的一种旅游形式[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物多样性宝库,是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新宇;王力峰;;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王永桂;吴文浩;;基于AHP分析法的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陶卓民;林妙花;沙润;;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4 江荣生;曾启鸿;杨晓晶;袁书琪;;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6期

5 卢志恒;李志富;孙德军;;整合森林资源 发展科普旅游——宁城县黑里河林区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建设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4期

6 刘亚男;张宝秀;王婷;;基于AHP的汤阴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方法林;魏文静;;基于AHP法的南京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潜力评价——以栖霞寺、灵谷寺、鸡鸣寺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王国华;李际平;赵春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景观边缘效应强度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梅光义;孙玉军;林方;王轶夫;;基于ANP的杉木风景游憩林评价指标体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衣官平;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模式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2 周永博;沙润;杨燕;卢晓旭;侯兵;;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3 孙才志;陈丽新;刘玉玉;;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4 肖景义;沙占江;侯光良;唐仲霞;;青海省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5 孙才志;汤玮佳;邹玮;;中国农村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机理[J];地理研究;2012年08期

6 叶张煌;刘嘉麒;郭福生;尹国胜;;江西风景区科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周海燕;;基于熵权AHP分析法的环巢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陈晓刚;罗奇;;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9 陈君帜;;河北都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陈建军;;游憩林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丘萍;周国忠;张鹏;;海洋旅游资源特征、分类及评价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2 薛晓飞;周虹;;古树芳华 历史浓荫——浅论香山公园古树景观可持续利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大为;寒区高等级公路生态恢复模式与景观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3 周春波;景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张明;安徽省世行贷款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陈峻崎;北京市古树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6 李秀民;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查爱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SUNIDA PIRIYAPADA;泰国象岛国家海洋公园海滩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新;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亚男;上海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邵帅;沪宁高速铁路绿化模式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史海燕;上海市公园绿地典型群落组成结构与动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周娴;杭州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游憩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沈海滨;杭州市高校绿地植物多样性及景观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王继程;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邱毅敏;广州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徐涛;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丽会;天津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米锋,李吉跃,杨家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张明丽;秦俊;胡永红;;上海市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果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李效文;田甜;贾黎明;李广德;郝小飞;;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赵怀谦;赵宏儒;;城市园林防治病虫害应走无污染的道路[J];北京园林;1995年03期

6 薛景龙;王绪波;程振田;;长春市街路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7 张为民;;徽文化与黄山旅游发展结合之路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8 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9 黄娟;胡永红;张万里;杨春辉;;上海地区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群落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翁钢民,赵黎明,杨秀平;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志都;京郊低山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焕金;城市绿化树种生态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张荣;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苏勇军;苏南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冯敏敏;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肖国增;重庆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许伟;无锡市城市生态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牛君丽;北京风景游憩林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王励涵;AHP主导的潭獐峡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D];西南大学;2008年

9 聂峰;基于ANP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鳌;基于ANP的科技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兴国;大通国家级森林公园获批准[J];中国土族;2001年04期

2 陈科东;谈森林公园开发中的保护[J];广西林业;2002年03期

3 黄秀娟;中国入世与森林公园发展方向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2年01期

4 彭进;;拥抱绿色 回归自然 美丽的苏峪口期待您 国家级森林公园[J];宁夏画报;2003年05期

5 赵临龙;以鸡心岭国心森林公园打造安康旅游品牌[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6 胡义应;改革盘活一盘棋——关于湖南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3年06期

7 赵瑞香;山西省直林区建设森林公园之我见[J];山西林业;2004年04期

8 易礼江;加大政府协调力度 加快森林公园开发步伐[J];中国林业;2004年17期

9 张宗山;南门峡森林公园发展简介[J];青海农林科技;2005年02期

10 宋焱,徐颂军;广东省森林公园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热带地理;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于尧;;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刘凯昌;;森林公园发展的思考[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陈贵松;陈建成;;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分类探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贵松;陈建成;;森林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机制探究[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陈迁进;张毅彪;;金华市森林公园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6 ;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7 黄凯;李静;;北宫森林公园门票价格浅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8 李军;王文俊;;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法律问题探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9 倪柏春;李洪杰;张志环;;提高我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功能的探讨[A];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韦双社;;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中;近百家森林公园异彩纷呈[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甘肃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N];甘肃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顾海洋;去森林公园 好难[N];贵阳日报;2005年

4 范静;太原在森林公园建高尔夫球场[N];市场报;2005年

5 陈晓薇;今年新建6个森林公园[N];深圳商报;2005年

6 赵升 刘江;北京:东南部将优先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郜磊 龙琳;山水着意碧无限[N];安徽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吕宣强 孙丽;上坝河森林公园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N];安康日报;2007年

9 刘晶;森林公园在两难中求双赢[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董双兵;保护理念下的森林公园游憩方式创新设计(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贵松;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慧琴;国家级森林公园投资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健华;森林公园游客违章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于航;森林公园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与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陈亮明;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军;国家级森林公园质量等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宋蕴娟;我国森林公园体验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杜传奇;天柱山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对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4 管露露;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林及其游憩者行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邱晓霞;旅游目的地型森林公园经营管理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6 黄鹤;哈尔滨市域范围内森林公园的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7 王彩云;乌素图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公平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黄晶;森林公园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黄宇;市场导向在森林公园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10 王慧琴;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建设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6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96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