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3:05

  本文关键词: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 经济 发展 政策建议


【摘要】: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在90年代取得较大的飞跃。世界各地的乡村旅游从业者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的自然风光、农特产品、民俗文化、生活体验等方式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强,乡村旅游这一重要的休闲方式得以快速发展起来。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对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以及乡村旅游基本形态进行了综述。通过研究,对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论述了分析乡村旅游与延平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以南平市延平区高坪村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通过SWOT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对当地旅游业和乡村经济发展有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济 发展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11
  • 1.1.2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11-12
  • 1.1.3 乡村和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凸显12
  • 1.1.4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12-13
  • 1.1.5 康时代的休闲旅游需求提升13
  • 1.1.6 新农村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2.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就业率14
  • 1.2.2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14-15
  • 1.2.3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5
  • 1.2.4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3.1 SWOT战略分析法15
  • 1.3.2 统计分析法15-16
  • 1.3.3 归纳总结法16
  • 1.3.4 案例分析法16
  • 1.3.5 实地考察法16
  • 1.3.6 访谈法16
  • 1.3.7 问卷调查法16
  • 1.4 研究思路16-18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8-25
  •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18-19
  • 2.1.1 国内乡村旅游的概念18-19
  • 2.1.2 国外乡村旅游的概念19
  • 2.2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19-22
  • 2.2.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19-20
  • 2.2.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成功经验20-22
  • 2.2.2.1 政策体系完备20-21
  • 2.2.2.2 组织机构完善21
  • 2.2.2.3 旅游产品多元化21
  • 2.2.2.4 “政府-协会农户”的模式21
  • 2.2.2.5 有效的营销策略21-22
  • 2.3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22-25
  • 2.3.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概况22
  • 2.3.2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22-24
  • 2.3.3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24-25
  • 2.3.4 我国乡村旅游的前景与建议25
  • 3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5-31
  • 3.1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25-27
  • 3.1.1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类型分布情况25
  • 3.1.2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获省级以上品牌的旅游点分布情况25-26
  • 3.1.3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情况26-27
  • 3.2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27-28
  • 3.2.1 新一轮的政策机遇27
  • 3.2.2 交通条件正快速改善27
  • 3.2.3 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27-28
  • 3.2.4 坐拥广阔的乡村旅游市场28
  • 3.3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取得的主要成效28-29
  • 3.3.1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28
  • 3.3.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28-29
  • 3.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有效加强29
  • 3.4 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29-31
  • 3.4.1 对乡村旅游概念和理解缺乏认识29
  • 3.4.2 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29-30
  • 3.4.3 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市场分析30
  • 3.4.4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30
  • 3.4.5 基础设施不完善30
  • 3.4.6 经营管理不规范30-31
  • 3.4.7 资金投入不足31
  • 3.4.8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31
  • 4 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高坪村乡村旅游发展案例研究31-45
  • 4.1 高坪村景区概况31-32
  • 4.2 发展高坪村乡村旅游的目标定位和主要发展任务32-33
  • 4.2.1 发展目标定位32
  • 4.2.2 主要发展任务32-33
  • 4.3 高坪村乡村旅游取得的成效33-34
  • 4.3.1 农民明显致富33
  • 4.3.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33
  • 4.3.3 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33-34
  • 4.3.4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34
  • 4.3.5 农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34
  • 4.4 高坪村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34-39
  • 4.4.1 优势34-36
  • 4.4.1.1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34-35
  • 4.4.1.2 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35
  • 4.4.1.3 优惠的项目政策优势35
  • 4.4.1.4 通达的区位交通优势35-36
  • 4.4.1.5 大高坪旅游经济圈可望形成36
  • 4.4.2 劣势36-37
  • 4.4.2.1 产品档次和品位偏低36
  • 4.4.2.2 产品开发程度低、模式单一36
  • 4.4.2.3 乡土文化城市化,缺乏特色36-37
  • 4.4.2.4 经营者缺乏经营理念37
  • 4.4.2.5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37
  • 4.4.3 机遇37-38
  • 4.4.4 威胁38-39
  • 4.5 高坪村旅游现状研究39-45
  • 4.5.1 研究方法39
  • 4.5.2 现状分析39-45
  • 4.5.2.1 游客个人特征分析39-40
  • 4.5.2.2 游客消费行为条件分析40
  • 4.5.2.3 游客出游动机分析40-41
  • 4.5.2.4 游客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分析41-42
  • 4.5.2.5 高坪村旅游景点知晓方式分析42-43
  • 4.5.2.6 游客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目的分析43
  • 4.5.2.7 游客食宿要求分析43-44
  • 4.5.2.8 游客乡村旅游活动项目分析44-45
  • 4.5.3 定量分析结果45
  • 5 南平市延平区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5-50
  • 5.1 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45-46
  • 5.2 要加大乡村旅游资金投入46
  • 5.3 要编制乡村体验旅游规划46-47
  • 5.4 要提升好乡村旅游品质47
  • 5.5 要凸现好各种乡村旅游特色47-48
  • 5.6 要加大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力度48
  • 5.7 要着力强化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48
  • 5.8 要加强乡村旅游队伍建设48
  • 5.9 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48-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斌,赵新元;发展朝阳旅游,迎接旅游朝阳——我国学生旅游概况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2 邓祝仁;教育与旅游的打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g┦糠锰竅J];社会科学家;2002年02期

3 李月兰,赖富强;论情景化旅游[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1期

4 林茂;红色旅游热的冷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5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年06期

6 杨玲;对当前科技旅游热的冷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伍海琳;;论旅游体验[J];经济师;2006年01期

8 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9 崔玲萍;;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10 李荣;周其楼;;浅议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7 袁琳琳;山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8 卢俏柔;旅游小镇的形态保护与更新策略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肖珩;大学生乡村旅游期望构成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10 谢鹏飞;途牛旅游网微博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5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625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