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生物技术研发不确定性与投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19:07

  本文选题:生物技术 +  ; 参考:《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摘要】:本文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不确定性的异质性以及获得资金难易性程度的差异为出发点,运用熵理论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各自研发的投资策略,建立了二者的技术不确定性的计量模型和投资期权模型,并以此揭示了科技创新型企业先于跨国公司进行生物技术研发的真实原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funds,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entropy theory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R & 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erprise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econometric model of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the investment option model of these two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real reasons wh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carry out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ef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revealed.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GLB008)
【分类号】:F273.1;F407.7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燕京,马风华;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邓光军,曾勇,唐小我;新兴技术初创企业价值的实物期权定价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2期

3 夏晖,曾勇;新兴技术创新速度分析——一种实物期权方法[J];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4 李启才,杨明,肖恒辉;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多阶段实物期权分析[J];经济数学;2004年02期

5 赵振元,银路;实物期权思维及其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若干应用[J];预测;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小琼;实物期权在新兴生物技术管理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远涛;;基于实物期权思维的企业价值管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萧延高;银路;鲁若愚;;新兴技术管理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电子科技大学新兴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成果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3 燕夏敏;林军;崔文田;钱艳俊;;基于Bass模型的新产品商业化最优时机[J];系统工程;2011年12期

4 银路,萧延高,萧磊;新兴技术管理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管理科学论坛(2005)“新兴技术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5 刘家树;菅利荣;;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技术创新过程不确定性测度[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6 王晶;何永秀;戴爱英;王跃锦;何海英;;基于风险与实物期权理论的城市电网规划经济评价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2期

7 李姚矿;童昱;;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期权定价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8 赵明月;;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及应用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12期

9 陈海声;辜团力;曹晓丽;;分步并购在技术协同效应中的期权价值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李仕明;肖磊;萧延高;;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林;周宗放;;基于信度理论的新兴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李姚矿;童昱;;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期权定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本笑;范如国;魏亦;张婷;;R&D投资中期权博弈模型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邓光军;曾勇;;新兴技术的研发投资决策[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天柱;银路;;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谭满益;唐小我;周乐辉;;基于实物期权的新产品市场化模型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卫红;城市电网规划风险评价模型及风险规避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向峥嵘;顾客忠诚迁移过程中的营销决策与竞合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朱新财;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峻峰;配套环境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阳军;不确定条件下最优投资时机和投资规模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孙艳梅;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R&D投资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夏晖;基于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扩散、竞争和交互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振元;员工持股计划在国有高科技企业改制中的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谭满益;不确定条件下新产品开发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邓光军;研发与新兴技术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基于实物期权的资本预算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庞博;基于EVA和实物期权理论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程芳;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与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慧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模糊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的研究与改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召;基于奥尔森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崔勇敢;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分析和价值评估[D];兰州大学;2011年

7 潘运华;长株潭地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徐析;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失败项目团队实行实物期权激励的思考[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翁治林;中小型IC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姚欣;基于DCF与B-S模型估价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燕京,马风华;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许民利,张子刚;应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R&D投资[J];系统工程;2001年01期

3 邓光军,曾勇,唐小我;新兴技术初创企业价值的实物期权定价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2期

4 何佳,曾勇;技术创新速度对新技术购买行为的影响——两代未来创新的情况[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李启才,杨明,肖恒辉;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多阶段实物期权分析[J];经济数学;2004年02期

6 谭跃,何佳;实物期权与高科技战略投资——中国3G牌照的价值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7 赵明,司春林;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与实物期权思维[J];科技导报;2002年12期

8 李磊宁;新技术投资中的期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夏晖,曾勇,唐小我;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最优时机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10 韩隽,郑德渊,伍青生;融资结构对R&D项目期权价值的影响研究[J];预测;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民;有机化学中熵的简单判断[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2 郑小明,陆维敏,孙得志;β-环糊精和部分有机物分子识别作用的焓熵判据[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3 林曙明;;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试验概况[J];上海造纸;1986年02期

4 余贻骥;生物技术与造纸工业[J];纸和造纸;1994年02期

5 于震江;三个“E”和四个“E”[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6 魏明旺;生物技术的起源及其产业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侯文涛;从传统走向现代[J];深圳特区科技;1995年06期

8 ;关于对福达生物技术(宁波)有限公司违法制售兽药活动的通报[J];牧业通讯;1995年03期

9 庄银凤,朱仲祺,陈留伟,曹可生;用微机估算单体及其聚合反应的焓与熵[J];化学研究;1998年03期

10 王文新,董伯儒,颜德岳;在共混物界面研究中分数维的物理意义[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志;;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2 ;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边国忠;;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访苏州农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根香[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向红;;推广玉米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发展北方循环经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孔令启;李玉刚;程华农;毕荣山;;加工时间不确定的间歇化工过程随机调度研究[A];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单俊杰;张常书;;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化黄腐酸新肥源[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天柱;银路;;现代生物技术动态投资决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国林;;天然有机化学研究:针对性与不确定性[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Boerge Diderichsen;李树国;;全球生物技术展望[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贲松彬;;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外包服务,提升产业水平[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 任德权;生物技术将拉动经济结构调整[N];经理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厦 陈冰;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N];协商新报;2010年

3 姚立新;安全规则跟不上产业步伐[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实习记者 唐茵;白色生物技术须突破成本关[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于礼先邋任相国 冯冬梅;陵县培强生物技术产业集群[N];德州日报;2007年

6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王宏广;生物技术与投资[N];经理日报;2006年

7 硕军;制药业风头盖过生物技术业[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廖雅静 谭勇;帝斯曼瞄准生物技术CROs[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陆上早邋何泽宇 王艺;打造国内最先进的生物技术研发基地[N];常州日报;2008年

10 王进;资本大鳄再出击,健赞沉着应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健;化工过程水分配网络合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吴曙霞;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3 何林李;两嵌段共聚物/纳米颗粒自组装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4 罗增永;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蒋毅;中国制药企业新药创制战略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6 马翠卿;生物催化法生产丙酮酸(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7 戴文智;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巍;中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D];清华大学;2009年

9 王静;化肥供应链及其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郑娆;复杂化工过程的调控流图建模方法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潘继萍;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化工分离过程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颗颗;青岛阳光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分析及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毛嘉农;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会的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褚明斌;中胜生物技术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倪亚飞;实物期权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彭水梅;生物技术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模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兴华;丙烯酰胺类水凝胶的溶胀特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9 李江;运用生物技术转化苯甲酸钠合成邻苯二酚[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10 李凡华;基于遗传算法的间歇化工过程调度及其在线调整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9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889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