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4 15:11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交通大学》 2015年

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的关系研究

夏宁伟  

【摘要】:2015年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上证50ETF期权、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相继问世,极大的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品种。这种发展的步伐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运行5年来的稳定表现密切相关。2010年至今,中国A股市场经历过几番起落,得益于自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线,市场系统风险明显降低,表现为沪深300指数波动率以及涨跌幅超过2%的交易天数较之以前均大幅下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A股市场实行的T+1交易制度,与股指期货市场T+0交易制度不同步。并且现有合约的标的指数未能覆盖A股市场中所有股票品种,投资者利用做多小盘股、做空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的方法构建对冲组合,客观上很难做到严格的市场中性。在这种情况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交易者完善交易策略和监管机构设计交易品种和相应的交易规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成果对上证50和中证500等新上市合约品种的相关研究也有启示意义。本文以Park(2010)提出的考虑异常信息与非异常信息的混合分布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对象,研究其交易量和波动率之间的相关和因果关系。为验证上述理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是否成立,本文综合利用了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GARCH族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等实证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考虑上述理论在区分异常信息与非异常信息到达时点时可能存在的不足,引入多分形波动率测度以及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结果验证了:1、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之间存在双向的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关系,并且交易量的引导作用总体强于波动率,这说明有效市场假说在沪深300股指市场不成立,投资者可以利用过去的市场信息如交易量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2、交易量和波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在高波动率区和低波动率区的呈现出了两种相关程度不同的相关关系。说明异常信息对波动率和交易量的影响模式与非异常信息并不相同,验证了Park(2010)改进的混合分布模型适用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3、随着交易量的升高,单位交易量变动对应波动率变动逐渐增大、交易量与波动率在高低波动率区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平滑的转换机制,普通和意外信息之间并不能找出一个确定的分界线。这说明Park模型的中的分布函数形式还有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宇,黄登仕;金融市场多标度分形现象及与风险管理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2 魏宇;;金融市场的多分形波动率测度、模型及其SPA检验[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张维,闫冀楠;关于上海股市量价因果关系的实证探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上海证券A股市场价量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2 赵善福;;关于深圳A股市场价量因果关系VAR模型的检验[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何华庆;;股票价格塑性性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实证检验[J];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黄诒蓉;罗奕;;资本市场分形结构的理论与方法[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5 张博;殷仲民;;上海证券市场价格与交易量关系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刘莉;江辉;彭建春;石宇;;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发电商竞价策略[J];电网技术;2010年03期

7 魏宇,黄登仕;中国股票市场多标度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8 郑婷婷;张程程;王星;;基于联合多重分形的股市量价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2期

9 魏宇,黄登仕;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可预测性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立民;陈雪婧;黄静;;基于量价关系的股票价格分布模型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振荣;;我国适时推出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房振明,王春峰;上海股票市场收益日内效应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王勇,张小南;股指期货交易运作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2年06期

4 赵挺;股票指数期货与股票市场探讨[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5 蒋序怀;吴富佳;金桩;;当前资本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基于传染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2期

6 王刚;;基于仿真交易的股指期货定价效果研究[J];财经科学;2007年08期

7 程兴华,段瑞强;我国A股与B股市场分割性之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邢天才;张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华富时A50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7期

9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10 于磊;对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引入中国股市的思考[J];财经研究;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刚;韩铁英;;利用期货市场 发展我区经济[J];实践;2002年08期

2 黄春花;改革期货市场管理制度[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3 郭晓利,朱丽红;比较优势理论与期货市场竞争发展格局[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4 陶昌盛,沈雅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期货市场作用探讨[J];改革;2003年04期

5 宋克刚;投资期货不是富人的专利[J];光彩;2003年04期

6 张卓元;期货研究领域的新突破——评《期货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期货知识答读者问(一)[J];黑龙江粮食;2005年03期

8 邱岚,赵静,宋民宪,卞鹰,王一涛;我国发展中药材期货可行性探讨[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07期

9 ;期货基础知识(续一)[J];世界有色金属;2005年08期

10 ;期货知识答读者问(四)[J];黑龙江粮食;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冲锋;;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展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王志椿;;我国发展期货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健;;期货市场的产生形成和作用[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伊志宏;;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傅晓明;崔迎秋;;从系统论看期货投机者的利润来源——兼论期货市场两类交易者的结构关系[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晓利;;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连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综述[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科增;;塑料期货与现货投资成功之道[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8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佘传奇;郑伟;;关于加快发展安徽期货市场的建议[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学勤;;CTA在美国[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彤刚;[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N];期货日报;2007年

3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 廖英敏;[N];期货日报;2008年

4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 朱玉辰;[N];农民日报;2004年

5 记者 王妍;[N];金融时报;2010年

6 林香枫;[N];期货日报;2005年

7 吴永平;[N];期货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吴建有;[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9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 肖成;[N];期货日报;2012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N];证券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诺;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杨艳军;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吴崎右;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曹胜;中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宋承国;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马瑾;商品期货合约定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虞立戎;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吕东辉;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建刚;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英;我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夏宁伟;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邹峤;期货跨品种套利[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薇;化工类期货价差交易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陶阿明;基于滤波的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跨期套利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祝锦波;分级基金与股指期货统计套利策略分析[D];五邑大学;2015年

7 王荣华;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沪深300指数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8 石溪;我国《期货法》的立法选择与总体构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潘楠;股指期货程序化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10 张传刚;基于高频数据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关联性及波动率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波动率与交易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5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25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