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投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31 00:04

  本文关键词:投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01年以来,国际油价(依国际惯例,本文中的国际油价均由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最近月份原油期货价格表征)从每桶30美元一线一路攀升,在2008年7月达到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高点,其后又掉头向下,在短短几个月里重回30美元一线。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价格如此剧烈的波动是史无前例的。油价如此大起大落是否仅仅是由基本面的变化引起的?投机是否使油价形成了泡沫,并最终导致了泡沫的破灭?学术界和市场人士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上述问题之所以难有定论,一是因为难以确定仅由供求基本面所决定的原油均衡价格的确切数值;二是因为传统期货理论在解释现今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时遇到了困难。 本文通过详细的讨论,逐一批驳了“纯基本面说”(即认为国际油价完全决定于基本面因素的观点)的四条主要论据,证明投机确实使原油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本面而独立运行。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当今原油期货市场的现实和传统期货理论暗含假设的差异,其中包括:石油市场特殊的定价机制使原油金融化的特点更加突出;大量投机资金涌入期货市场使具有现货背景的参与者的影响力减弱;商品指数基金这种新交易者类型的出现通过改变市场平均预期时间而改变了期货价格的形成方式;三大监管漏洞的存在使期货市场操纵成为可能。通过对原油期货市场上述特点的分析,文章对投机为什么能使原油期货价格在较长时期里偏离基本面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解释。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全面地理解原油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必需的。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澄清人们对国际油价形成方式的一些误解,从而可以作为进一步政策研究的参考。同时,分析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的一些新变化,对于学术界关注并理解传统期货理论和当前原油期货市场现实的差异,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投机 原油期货 基本面 传统期货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16.22;F713.35
【目录】:
  • 内容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11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7-9
  • 二、论文的逻辑结构9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9-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3
  • 第二章 影响油价的基本面因素13-19
  • 第一节 影响石油价格的基本供求因素13-18
  • 一、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13-16
  • 二、影响石油价格的需求因素16-18
  • 第二节 石油的特殊属性对油价的影响18-19
  • 一、石油的不可再生性18
  • 二、石油储量的不确定性18-19
  • 第三章 传统的期货理论19-23
  • 第一节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19-20
  •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功能20-23
  • 一、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20
  • 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20-21
  • 三、传统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中的作用21-23
  • 第四章 投机还是基本面23-36
  • 第一节 2008 年以前原油市场的基本面分析23-27
  • 一、2008 年以前的需求分析24-25
  • 二、2008 年以前的供给分析25-27
  • 第二节 “纯基本面说”的主要论据27-31
  • 一、供需基本面的矛盾是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28
  • 二、美元长期走低,是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28-29
  • 三、实证研究不支持投机推高了油价的假说29
  • 四、传统期货理论认为投机不可能使标的商品价格长期偏离基本面29-31
  • 第三节 对“纯基本面说”的初步质疑31-36
  • 一、原油供需面逆转之后,,油价仍然飙升31-33
  • 二、美元币值的变化对油价变动的贡献并不大33-34
  • 三、实证检验和传统期货理论有问题吗34-36
  • 第五章 投机和操纵能够长期影响油价的原因36-49
  • 第一节 石油定价机制和石油金融化36-38
  • 第二节 有现货背景的交易者对期货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弱38-39
  • 第三节 商品指数期货基金对国际油价的影响39-45
  • 一、商品期货指数产生和发展的原因39-41
  • 二、商品指数基金的交易策略41-42
  • 三、商品指数基金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42-45
  • 第四节 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漏洞和监管新政45-49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49-51
  • 一、简短的结论及延伸49
  • 二、政策建议49-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J];证券导刊;2011年23期

2 ;国际市场主要原油期货价格表[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6期

3 牟雪江;王凤禄;;储备释放出来的均衡力[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7期

4 张妮;;美国油价降了[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7期

5 隋春年;;述评 国际原油市场[J];中国远洋航务;2011年08期

6 刘上;;“油神”皮肯斯的牛智慧[J];人物画报;2011年12期

7 ;5月TDI市场报告[J];聚氨酯;2011年06期

8 隋春年;;国际原油市场[J];中国远洋航务;2011年07期

9 杨林;;国际油价上涨导致国内全行业成本上升[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3期

10 ;7月TDI市场报告[J];聚氨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松莲;袁春生;;投资者或投机者:从持股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看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赵茜;王书平;孟繁君;;投机对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所地;;中国股市价格过度反应模型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题组;张东;;房地产投机问题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5 唐松莲;;投资者或投机者:从公司业绩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角色——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潘晓东;;自律是企业发展的基石[A];中国印刷业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傅晓明;崔迎秋;;从系统论看期货投机者的利润来源——兼论期货市场两类交易者的结构关系[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芸春;;国有股权受让的对象分析与遴选机制建立[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洪远朋;;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利益关系[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罗锦陵;;汽配市场进入思考期[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超;原油反弹之路荆棘丛生[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Sian Williams 赵蓉 编译;如何抑制另一场石油泡沫[N];期货日报;2009年

3 税平;投机者得利国家税收流失[N];安庆日报;2005年

4 毕舸;“温州炒房团”只是被拔高的投机者[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殷建强;炒矿,投机者的“盛宴”[N];西部时报;2005年

6 林芷薰;投机者的大胜利[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特约记者 潘沩;投机者爆炒道指期货 200%收益全身而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 原油期货市场缺乏方向[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游石;分歧加大 原油期货升水居高不下[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林纯洁;地缘争端升级 原油期货“节”后重生[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江华;期货市场操纵与侦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杨会臣;新兴市场经济之货币风险[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波;转型经济中的货币需求与M_2/GDP的变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马瑾;商品期货合约定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李祺;汇率制度转型:效率、均衡与信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蒋舒;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者互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范立强;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铁军;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形成机制及其金融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红强;金融衍生工具系统风险的宏观效应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吕红军;房价增长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商品房供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弛;投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李成民;应用NNTool投机我国股指期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睿;普洱茶市中的逼仓机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丁丽君;我国原油期货上市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王丹;中国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芳鹏;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万英;基于系统论的中国石油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贺大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泡沫:一种局部均衡解释[D];辽宁大学;2006年

9 杨志英;期货市场逼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宋小庆;投机、操纵和我国权证市场的过度波动[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投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408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