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01 10:13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世界主要金融衍生工具中,股指期货的出现时间最晚,然而经过30年快速发展,股指期货俨然已经成为全球证券市场的重要产品,其交易量和交易品种都遥遥领先于其他金融衍生工具。鉴于股指期货交易的迅猛发展,对于其特征的研究一度成为学界热点。同时,对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波动性的研究也一直长盛不衰,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股指期货产品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股票现货的价格发现,对于降低现货产品的波动性有重要作用。然而事实并不总是如此,比如美国1987年的股市风波,使得股指期货一时被千夫所指。这更加引起学者兴趣。大量学者开始致力于股票现货市场上股价波动性与股指期货关系的研究。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使得股指期货这一重要的衍生工具正式成为我国证券金融市场的交易产品。我国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历经波折,沪深300指数终于在2005年问世。然而,时隔5年之久才推出可交易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产品,时间跨度之长较为罕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层和学界对于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存在不同意见,尤其对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更是争议巨大。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结合经典金融理论与我国实际,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12年7月的市场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鉴于沪深300指数是自相关序列且存在异方差,本文运用了ADF检验,ARCH-LM检验以及修正的GARCH和EGARCH模型,引入虚拟变量来分析引入股指期货前后沪深指数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降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且对于利空和利好消息,其冲击具有不对称性。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现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作用,严格防范风险等政策建议,以期能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市场 波动性 GARCH模型 EGARCH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 目录4-6
  • Contents6-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引言11-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12-13
  • 1.3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13
  • 1.4 本文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3-15
  • 1.4.1 局限性13
  • 1.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3-15
  • 第2章 文献综述15-20
  • 2.1 国外相关文献15-18
  • 2.2 国内相关文献18-20
  • 第3章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20-29
  • 3.1 股指期货的一般理论分析20-24
  • 3.1.1 股指期货简介20
  • 3.1.2 股指期货的性质20-21
  • 3.1.3 主要的股指期货品种21-22
  • 3.1.4 我国股指期货的演变过程22-24
  • 3.2 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理论分析24-27
  • 3.2.1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区别24
  • 3.2.2 股票市场波动性24-26
  • 3.2.3 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相关理论26-27
  • 3.3 引入沪深300股指期货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27-29
  • 3.3.1 引入沪深300股指期货后对股票市场的积极影响27
  • 3.3.2 引入沪深300股指期货后对股票市场的消极影响27-29
  • 第4章 沪深300股指期货引入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29-39
  • 4.1 实证检验的数据和模型29-32
  • 4.1.1 数据来源和特征29-30
  • 4.1.2 实验模型和方法30-32
  • 4.1.3 指数收益率32
  • 4.2 实证分析32-39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39-41
  • 5.1 研究结论39
  • 5.2 政策建议39-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佟孟华,郭多祚;VaR方法及其在投资组合选择中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严敏;巴曙松;吴博;;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3 孙海军;唐利芳;;国外股指期货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412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