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8:13

  本文关键词: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机构投资者 股市波动性 股市流动性 持股比例 上市公司


【摘要】:我国股市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波动性很大,流动性风险时有爆发。与此同时,我国机构投资者也一步步走向壮大,成为股市投资的主力军。它们既可能增加股市的广度和深度,又可能对股市产生不良冲击。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包括持股、增仓与减仓以及买空卖空等对股市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值得研究,这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行为模式,也有利于国家更有效地加强监管使之与股市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论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中外的相关文献,提炼出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从正反角度、中外角度加以比较分析。相对而言,我国文献更能结合沪深股市与具体机构投资者展开研究,但时间跨度较短,实证方法创新较少。然后,去粗取精地介绍了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经济理论,包括股票供求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股市脆弱性理论和流动性风险理论,并且运用它们解释机构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我国的股票市场。为了使研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文章再以时间为线索分别论述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和股市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机构投资者受政策和股市的影响较大,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机构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进而在剖析目前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和股市优化发展的具体策略。接下来,规范性地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市的途径,既包括持股、增减仓等直接路径,又包括通过影响上市公司治理、股指期货交易等间接途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展开了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股市的实证研究。先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整体性影响,选取2009-2013年末沪市A股样本4328个,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方面研究机构持股对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直接影响,并观察在不同市道下的差异;另一方面研究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治理结构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股价变化。后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一是比较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券商、QFII、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持股对股市质量的影响大小;二是采用事件研究法,在沪深股市中选取508个样本,研究2014年末不同机构投资者大幅增减仓对股价的差异性影响;三是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变动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选取2004-2015季度数据,通过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和模型稳定性等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SVAR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从而比较了证券投资基金、券商、保险的资金规模对股市波动率的差异性影响。最后,论文给出了主要结论,包括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降低了股市波动性,但是对流动性有负面冲击,在牛市中更为明显。不同机构持股、大幅增减仓对股价的影响有较大差异,社保基金、QFII与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积极影响较多等等。因此,我国不但要继续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而且要优化结构,注重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并实施分类监管、权变管理策略;机构自身要注重内部治理、理性投资和业务创新,发行的产品须逐步实现基金化、差异化与规模化。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股市波动性 股市流动性 持股比例 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一章 绪论16-25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6-19
  • 1.1.1 选题的背景16-17
  • 1.1.2 选题的意义17-19
  • 1.2 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9-23
  • 1.2.1 基本概念19
  • 1.2.2 研究内容19-22
  • 1.2.3 技术路线22-23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3-25
  • 1.3.1 研究方法23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23-25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25-52
  • 2.1 国外文献综述25-33
  • 2.1.1 国外对股市波动性与流动性的研究25-26
  • 2.1.2 国外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研究26-32
  • 2.1.3 国外机构投资者对股市影响的研究方法32-33
  • 2.2 国内文献综述33-49
  • 2.2.1 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与流动性研究33-37
  • 2.2.2 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研究37-49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之比较49-52
  • 2.3.1 国内外相关文献之相同点49-50
  • 2.3.2 国内外相关文献之差异50-52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52-78
  • 3.1 股票供求理论52-55
  • 3.1.1 股票短期供求理论52-53
  • 3.1.2 股票长期供求理论53-55
  • 3.2 委托代理理论55-59
  • 3.2.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55
  • 3.2.2 委托代理理论在机构投资者中的运用55-57
  • 3.2.3 证券投资基金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57-59
  • 3.3 行为金融理论59-67
  • 3.3.1 行为金融学的缘起与发展59-61
  • 3.3.2 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异象61-62
  • 3.3.3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行为选择62-65
  • 3.3.4 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矫正65-67
  • 3.4 股市脆弱性理论67-74
  • 3.4.1 金融与股市脆弱性的涵义67-68
  • 3.4.2 传统的均衡理论对股市脆弱性的解释68-70
  • 3.4.3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股市脆弱性的解释70-72
  • 3.4.4 行为金融学对股市脆弱性的解释72-74
  • 3.5 流动性风险理论74-78
  • 3.5.1 流动性风险的涵义74
  • 3.5.2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74-75
  • 3.5.3 流动性风险的危害75-76
  • 3.5.4 避免流动性风险的对策76-78
  • 第四章 我国股票市场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78-137
  • 4.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突出问题与对策78-104
  • 4.1.1 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78-80
  • 4.1.2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80-90
  • 4.1.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90-97
  • 4.1.4 解决我国股票市场突出问题的策略97-104
  • 4.2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及对策104-137
  • 4.2.1 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意义104-106
  • 4.2.2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106-127
  • 4.2.3 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7-131
  • 4.2.4 解决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策略131-137
  • 第五章 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市场的途径分析137-149
  • 5.1 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市场的直接途径137-142
  • 5.1.1 参与新股发行137-138
  • 5.1.2 买卖行为138-141
  • 5.1.3 持股行为141-142
  • 5.2 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市场的间接途径142-149
  • 5.2.1 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到股市142-143
  • 5.2.2 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影响到股市143-147
  • 5.2.3 机构投资者通过吸引个人投资者影响到股市147-148
  • 5.2.4 机构投资者通过倒逼监管水平提升影响到股市148-149
  • 第六章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149-219
  • 6.1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整体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49-179
  • 6.1.1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市的直接影响149-171
  • 6.1.2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市的间接影响171-179
  • 6.2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差异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79-215
  • 6.2.1 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179-186
  • 6.2.2 机构投资者大幅增减仓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186-195
  • 6.2.3 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变动对股市的差异性影响195-215
  • 6.3 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影响的原因探析215-219
  • 6.3.1 机构整体性影响的原因分析215-216
  • 6.3.2 机构投资者差异性影响的原因分析216-219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219-228
  • 7.1 主要结论219-221
  • 7.2 相关政策建议221-227
  • 7.3 不足与展望227-228
  • 7.3.1 本文不足227
  • 7.3.2 研究展望227-228
  • 参考文献228-24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243-246
  • 附录246-248
  • 致谢248-250


本文编号:590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590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