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我国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流动性水平影响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5 06: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流动性水平影响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三板 做市商 流动性


【摘要】:做市商制度作为改善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方式,自诞生以来,在期货、证券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运行已期年有余。在一年多时间里,我国新三板市场既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局势中实现了6000余家的挂牌量,也伴随着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经历了一轮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牛熊转换、市场震荡之际,市场往往体现出不同往常的特点。因此,回顾并捕捉在此时间区间内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评判现行做市商制度对稳定市场、提供流动性、实现价值发现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形成对当前做市商制度及流动性水平的客观认识,从而可对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本文首先梳理了流动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度量方式;其次梳理了做市商制度的概念、分类及变迁,同时对我国新三板市场及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继而在厘清概念之后,本文从刻画流动性的三个维度选取了相应指标、搭建了流动性函数并生成了流动性L值。然后在对上述指标及数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当前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特点,即:新三板市场各项流动性指标波动巨大,极端值及空值不在少数;做市股票流动性有所改善但仍明显低于创业板;做市样本股票流动性时序变化与创业板股票流动性时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最后,针对上述特点,在细化分层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关注做市商盈利模式、加强做市商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了可量化的模型,形成了融多因素于一体的流动性评价模式,同时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做市商制度的视角提出了改善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囿于做市商制度运行时间较短、市场在此时间段波动较大的具体情况,本文的不足之处则体现在流动性模型的精度有待提高,模型涵盖的样本可以进一步分阶段筛选,同时缺少针对新三板分层后的不同层次样本股票流动性的分析,在横向比较时,在新三板内部缺少做市与非做市股票流动性的比较,就新三板市场整体而言,缺少与主板市场及海外成熟做市商市场的比较。
【关键词】:新三板 做市商 流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行文框架8
  • 第三节 创新点与难点8-10
  • 第二章 概念综述10-21
  • 第一节 流动性研究综述10-18
  • 一、流动性的定义10-11
  • 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11-15
  • (一)交易标的-证券的非同质化12
  • (二)交易场所-市场微观结构的复杂性12-14
  • (三)交易参与者-特征要素的不确定性14-15
  • 三、流动性的度量15-18
  • (一)时间指标16
  • (二)价格指标16-17
  • (三)量价结合指标17-18
  • 第二节 做市商制度综述18-21
  • 一、做市商与做市商制度18-19
  • 二、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异同19-20
  • 三、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流动性影响机制的再论述20-21
  • 第三章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21-34
  •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21-23
  • 一、涨跌幅21
  • 二、换手率21-22
  • 三、Martin流动性比率22
  • 四、流动性函数与L值22-23
  • 第二节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23-30
  • 一、样本股票及观察区间的选择23-24
  • 二、纵向比较-基于时间序列的流动性变化分析24-28
  • (一)涨跌幅24-25
  • (二)换手率25
  • (三)Martin流动性比率25-26
  • (四)修正Martin流动性比率26-27
  • (五)L值27
  • (六)修正L值27-28
  • 三、横向比较-新三板与同时期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比较28-30
  • (一)涨跌幅28
  • (二)换手率28
  • (三)Martin流动性比率28-29
  • (四)修正Martin流动性比率29
  • (五)L值29-30
  • (六)修正L值30
  • 第三节 对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论述30-34
  • 一、新三板市场各项流动性指标波动巨大、极端值不在少数30-32
  • 二、做市股票流动性相对稳定,但仍明显低于创业板32
  • 三、两市样本股票流动性时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32-34
  • 第四章 做市商制度视角下的新三板政策建议34-41
  • 一、尽快落实分层机制,适时推出指导意见34-36
  • 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丰富信息披露体系36-37
  • 三、关注做市盈利模式,防范异化加剧顺周期风险37-39
  • 四、加强对做市商监管,,择机扩容并推行混合交易模式39-4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1-43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1
  • 第二节 研究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江;杜军;陈俊文;;我国股市的涨跌幅限制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本文编号:623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23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