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激励相容的高新中小企业担保换期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0:33

  本文关键词:基于激励相容的高新中小企业担保换期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担保换期权 高新中小企业 激励相容


【摘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坚力量,其发展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然而中小企业因其自有资金不足始终面临融资问题,促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创新的科学技术,却因为在关键时点缺少资金而发展缓慢,发展潜力难以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积极寻求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创新。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缺少有效的房产、土地和机器设备等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申请担保公司的担保服务是贷款企业进行信用增级的一种常用手段,签订担保合约后,担保公司为贷款企业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并承担贷款企业可能违约的风险。担保公司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相当于卖出一个看跌期权,看跌期权的空头头寸使担保公司承担高风险,而担保公司却无法收取高昂的担保费,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根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担保公司可获得的担保费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另一方面,高昂的担保费大大增加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与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寻求有效积极的融资方案不符。 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中的收益风险不对称问题,可通过“担保换期权”这一金融创新来解决,这是一种将信用担保与股权投资有效结合的方法,本文将详细说明“担保换期权”模式,介绍“担保换期权”在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有效应用,并对其应用过程中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首先采用经典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担保公司承担企业违约风险应获得的风险补偿,然后基于激励相容原理得到担保公司获得贷款企业股权期权的比例范围。担保公司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承担了高风险,应获得的风险补偿可通过收取固定的担保费和获得贷款企业股权期权的方式来实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可选择通过转让相对较高的股权来降低担保费,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支出。
【关键词】:担保换期权 高新中小企业 激励相容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6.44;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现有研究不足9-11
  • 1.3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11-14
  • 2 理论基础14-25
  • 2.1 高新中小企业涵义14
  • 2.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现状14-18
  • 2.2.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途径15-16
  • 2.2.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16-18
  • 2.3 信用担保理论18-19
  • 2.4 担保换期权概述19-23
  • 2.4.1 担保换期权介绍19-22
  • 2.4.2 高新中小企业适合这种方法的原因22-23
  • 2.5 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23-24
  • 2.6 激励相容理论24-25
  • 3 基于激励相容的担保换期权模型构建25-34
  • 3.1 担保换期权的适用阶段25-26
  • 3.2 担保具有的期权特性26-28
  • 3.3 担保公司可获风险补偿的估值28-29
  • 3.4 基于激励相容的期权比例的确定29-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4 实证分析34-48
  • 4.1 一个高新中小企业担保换期权实例34-37
  • 4.2 数据选择37
  • 4.3 相关参数确定方法与取值37-39
  • 4.3.1 波动率的计算方法37-38
  • 4.3.2 标的物的选择38-39
  • 4.4 数据分析39-47
  • 4.4.1 针对不同净资产价值维度的分析39-41
  • 4.4.2 针对不同波动率维度的分析41-43
  • 4.4.3 其他参数的敏感性分析43-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2-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债务担保的价值[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6期

2 陈晓红,韩文强,佘坚;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定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3 杨兆廷;李吉栋;;“担保换期权”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4 吴军,何自云;金融制度的激励功能与激励相容度标准[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5 高峰;郭菊娥;;基于障碍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担保价值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0期

6 顾丽敏;段光;金辉;;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7 张海;杨招军;;担保换股权与中小企业家消费融资选择[J];经济研究;2012年S1期

8 魏斌;;担保换期权 推开小企业成长之门[J];经济;2012年04期

9 陶士贵;;科技融资工具的创新与选择[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金雪军,王利刚;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信用资本投资模式研究——有关“担保换期权”问题的探讨[J];济南金融;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626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26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