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6:05

  本文关键词: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域 生态 经济 规划 原理 实证 研究


【摘要】: 本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兼收区域经济学、规划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生态经济规划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制定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应用问题,以按规划要求选择的地域(地区或区域)为对象,较系统地提出了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依据,探讨了科学制定生态经济规划的技术方法,总结了建立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规律。旨在科学的指导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由绪论以及第一至五章构成。 绪论部分论述了科学的制定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且介绍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动因和试图达到的目的。 正文共分五章。绪言部分,在分析人类面临生态经济矛盾和危机的基础上,从广阔的视角出发,回顾生态经济发展的历程,阐述了这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第一、二章,论述了制定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依据,重点探讨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区域经济等理论在地域生态经济规划中的运用。进而明确提出与系统地论证了这些理论对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作用,论述了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保障体系,即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在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研究分析了生态经济规划的特点、内容,论述了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编制规划。 第三章,按照发展现代生态经济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四章,系统地讨论了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论思维和模型设计体系。 第五章,以全国生态试点县——吉林省东辽县为例,全面阐释其《生态经济战略规划》,做为编制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案例。 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从规划的角度,选择了生态经济方 面的问题来研究。在我国,笔者提出要进行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应提高 生态规划的地位,应加强生态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应运用生态经 济的复合规律来编制各种类型的规划,宏观调控社会经济活动行为方向 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本论文试从理论上探讨生态和经济相互作 用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范畴,为促进 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 出一点理论贡献;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应用理论做 出应有的贡献。 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对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进 行归纳,阐述了本论文在过去研究基础上的主要创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X17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4
  • 前言14-16
  • 绪论16-34
  • 第一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提出的历史背景16-21
  • 一、 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各种人地矛盾16-18
  • 二、 人类面临着生命危机的各种人地矛盾18-20
  • 三、 问题的提出20-21
  • 第二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思维观念演变的脉络21-27
  • 一、 生态经济观的萌芽21-22
  • 二、 生态经济观的形成22-24
  • 三、 生态经济观的发展24-27
  • 第三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理论演化诠释27-31
  • 一、 生态经济规划理论的演化过程27-30
  • 二、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理论演化诠释30-31
  • 第四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及运用31-34
  • 一、 理论和方法选择的前提31-32
  • 二、 理论和方法选择及运用的程序32
  • 三、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理论和方法选择的原则32-34
  • 第一章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相关理论诠释34-47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的诠释34-35
  • 一、 地域分工理论34
  • 二、 中心地理论34-35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诠释35-41
  • 一、 地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特点35-36
  • 二、 地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36-37
  • 三、 地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37-38
  • 四、 地域生态经济平衡38-39
  • 五、 地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39-40
  • 六、 地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40-41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诠释41-47
  • 一、 区位理论41-42
  • 二、 经济增长极核理论42-45
  • 三、 梯度、区域经济系统理论45-47
  • 第二章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原理47-65
  • 第一节 基本概念释义47-49
  • 一、 基本概念47
  • 二、 概念的内涵47-49
  • 第二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基本内容49-54
  • 一、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研究的内容49-53
  • 二、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编制的内容53-54
  • 第三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设计其他相关范畴54-59
  • 一、 规划设计的目标55
  • 二、 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55-56
  • 三、 规划设计的手段56-57
  • 四、 规划设计的成果57-59
  • 五、 规划设计成果的评价59
  • 第四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与实施调控59-65
  • 一、 决策支持系统的内涵59-60
  • 二、 地域综合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体系60-61
  • 三、 地域综合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功能61-62
  • 四、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实施途径62-65
  • 第三章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分析指标体系65-80
  • 第一节 规划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设计原则65-67
  • 一、 规划指标体系的作用65-66
  • 二、 设计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66-67
  • 第二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67-68
  • 一、 选择指标类和指标项67
  • 二、 收集和处理制订规划指标所需的资料数据67
  • 三、 建立规划指标预测模型67
  • 四、 分类初定单项规划指标67-68
  • 五、 初定综合规划指标68
  • 六、 对初定的规划指标进行评审68
  • 七、 修正初定的规划指标68
  • 第三节 规划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和指标项68-76
  • 一、 社会类规划指标68-69
  • 二、 经济类规划指标69-73
  • 三、 科技教育类规划指标73-74
  • 四、 生态环境规划指标74-76
  • 第四节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总体规划指标换算和综合指标处理76-80
  • 一、 东西方常见的几种总体规划指标及其间的相互换算76-77
  • 二、 地域系统规划综合指标的处理方法77-80
  • 第四章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原理80-117
  • 第一节 方法思维论80-112
  • 一、 系统论与地域系统观80-82
  • 二、 控制论与地域系统调控82-86
  • 三、 地域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简述86-112
  • 第二节 方法模型群讨论112-117
  • 一、 模型设计的总体思路112-113
  • 二、 模型设计的原则113-114
  • 三、 模型体系的结构114-115
  • 四、 模型体系的功能115-116
  • 五、 评价规划模型有效性的标准116-117
  • 第五章 吉林省东辽县生态经济规划的实证分析117-144
  • 第一节 东辽县资源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现状117-121
  • 一、 东辽县的资源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现状117-118
  • 二、 东辽县生态环境建设成就118-120
  •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120-121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1-123
  • 一、 指导思想121
  • 二、 遵循的原则121-122
  • 三、 规划编制的目的、意义和特点122
  • 四、 规划编制的时间定位122
  • 五、 规划编制的依据122-123
  • 第三节 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23-125
  • 一、 总目标与总任务123
  • 二、 当前目标与任务123-124
  • 三、 近期目标与任务124
  • 四、 中期目标与任务124-125
  • 五、 远期目标与任务125
  • 第四节 生态经济建设的产业规划125-131
  • 一、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25
  • 二、 生态种植业125
  • 三、 生态林业125-126
  • 四、 水利、水土保持和水产养殖生态产业126
  • 五、 生态畜牧产业126-127
  • 六、 生态特产业127
  • 七、 生态工业127-128
  • 八、 生态旅游业128-129
  • 九、 全民可持续能力的建设129-130
  • 十、 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130-131
  • 第五节 生态经济建设的区域布局131-133
  • 一、 绿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131
  • 二、 优质无公害绿色瓜菜种植区131-132
  • 三、 绿色特产栽植区132
  • 四、 优质畜禽业养殖区132
  • 五、 绿色食品加工业区132-133
  • 六、 绿色工业产品加工区133
  • 七、 生态旅游开发区133
  • 第六节 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园区与市场133-142
  • 一、 重点工程建设133-140
  • 二、 重点园区140-141
  • 三、 重点区位市场141-142
  • 第七节 投资规模与效益分析142-144
  • 一、 投资规模与使用计划安排142
  • 二、 资金筹措142
  • 三、 效益分析142-144
  • 结论144-147
  • 一、 基本结论144-145
  • 二、 主要创新145
  • 三、 遗留问题145-147
  • 主要参考文献147-151
  • 后记15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丽华;;国民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2 帅文波,刘黎明;基于景观生态规划的县域生态农业规划方法探讨[J];生态经济;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李纳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3 崔志华;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丽燕;基于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的泸溪生态县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4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074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