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上海市种植业绩效评估与空间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7 14:05

  本文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

上海市种植业绩效评估与空间分析

曾勇  

【摘要】:上海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2010年“世博会”召开地,至2010年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一流的生态型国际大都市是上海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目前,上海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拉开序幕,传统农业的种植经营与管理方法也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对2003年度上海郊区十个区县121个乡镇241个监测点1205个样本点的动态监测调查,采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对上海市不同作物和茬口类型、不同经营模式和空间分布的种植业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和评估。评估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上海市主要作物和茬口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作物和茬口经营绩效差异很大,粮食作物及和粮作相关的茬口产值和收益明显低于经济作物及和经作相关的茬口,但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前者的劳动用工生产率明显高于后者;另外,作物和茬口经营绩效与成本构成也有直接联系。 第二、分别比较了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下种植业的绩效差异。着重分析了经营规模对作物绩效的影响、种植方式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市场流向及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对经营绩效影响等。 第三、对上海市部分典型作物及茬口经营绩效的地域差异进行分析。针对部分区县作物和茬口经营绩效较低的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可通过缩减作物播种面积或调优作物的生产结构来提高产值和收益等。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上海市种植业调控和优化的建议。包括: 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适度扩大草莓、西甜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2.探索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区域化生产。 3.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协调区域发展平衡。 本文对于提高上海市种植业规划、管理、监控和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326.1
【目录】:

  • 第1章 绪论8-11
  • 1.1 引言8
  • 1.2 上海市种植业现状概述8-10
  • 1.2.1 农作物结构9
  • 1.2.2 主要农作物产量9-10
  • 1.2.3 种植业结构及布局存在的问题10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0-11
  • 第2章 作物、茬口的筛选及评估指标11-15
  • 2.1 监测点的分布11-12
  • 2.2 作物和茬口类型的筛选12
  • 2.3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12-14
  • 2.4 主要评估对象14-15
  • 第3章 作物和茬口经营绩效分析15-28
  • 3.1 主要作物经营绩效分析15-19
  • 3.1.1 夏熟主要作物15-17
  • 3.1.2 秋熟主要作物17-19
  • 3.2 主要茬口经营绩效比较分析19-27
  • 3.2.1 菜稻、菜玉米和周年菜茬口19-21
  • 3.2.2 草莓休闲、草莓菜、草莓稻和草莓甜瓜茬口21-23
  • 3.2.3 瓜菜、瓜稻、瓜瓜和瓜休闲茬口23-24
  • 3.2.4 菜稻、草莓稻、绿肥稻、麦稻、瓜稻、甜瓜稻、休闲稻和油稻茬口24-27
  • 3.3 结论与评述27-28
  • 第4章 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绩效比较28-41
  • 4.1 经营规模对作物绩效的影响28-32
  • 4.1.1 投入产出差异28-29
  • 4.1.2 农户纯收入的高低29-30
  • 4.1.3 资源利用效率的不同30-31
  • 4.1.4 与经营行为的关系31-32
  • 4.2 种植方式与经营绩效的关系32-34
  • 4.2.1 与投入产出的关系32
  • 4.2.2 与农户纯收入的关系32
  • 4.2.3 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32-34
  • 4.3 市场流向对作物经营绩效的影响34-36
  • 4.3.1 产值差异34
  • 4.3.2 农户纯收入不同34-35
  • 4.3.3 资源利用效率差异35-36
  • 4.4 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对作物绩效的影响36-39
  • 4.4.1 产品出口创汇与内销36-37
  • 4.4.2 产品品牌37-38
  • 4.4.3 产品认证38-39
  • 4.5 结论与评述39-41
  • 第5章 作物与茬口经营绩效的地域差异41-58
  • 5.1 主要作物经营绩效地域差异分析41-50
  • 5.1.1 夏熟西瓜41-43
  • 5.1.2 草莓43-45
  • 5.1.3 小麦45-46
  • 5.1.4 油菜46-48
  • 5.1.5 水稻48-50
  • 5.2 主要茬口经营绩效地域差异分析50-57
  • 5.2.1 菜稻茬口51
  • 5.2.2 瓜稻茬口51-53
  • 5.2.3 油稻茬口53
  • 5.2.4 麦稻茬口53-54
  • 5.2.5 周年菜茬口54-57
  • 5.3 总结与评述57-58
  • 第6章 上海市种植业的调控和优化58-68
  • 6.1 保护粮食生产能力,适度扩大草莓、西甜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8
  • 6.2 探索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区域化生产58
  • 6.3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协调区域发展平衡58-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风华;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社会效益[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3 魏汉林,谷建才,郑金权,张保君,张文国;森林资源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综述[J];河北林果研究;1997年03期

    4 王晓征;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卓建伟,孙仲彝;新一轮上海郊区经济增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6 万振琴 ,张学文 ,戴扬;上海远郊地区加快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季学明,潘则;未来上海农业结构调整的五大空间[J];上海综合经济;1999年11期

    8 张玉洁;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1年11期

    9 熊善丽;试论农业产业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师;2003年04期

    10 周良骥;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探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胡本田,胡亭亭,鲍长生,许跃辉;试论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宋庆涛;规范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朱超洪;刘定惠;;安徽省近十年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4期

    5 王庆;;区域品牌建设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8期

    6 周欢,黄立平,詹锦川,朱轶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张燕;;浅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郭凯峰;陈琳;;宿迁市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9 王兵;侯军岐;;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收入结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0 黎兴强;王萍;宋向伟;;海口都市经济圈8市县产业结构效益的实证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方;;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探讨[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辉;;河北省与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对比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洁;张丰收;;基于GIS的江苏省“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格局演变研究[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樊杰;相伟;;区位论、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规划[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王士君;宋飏;;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8 千庆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位选择初步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9 尹占娥;王建梅;;基于GIS的上海银行网点及区位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10 蒋海兵;白光润;梁浩栋;;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影响下商业区内部空间结构——以上海田林商业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霞;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宇列;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陈雪松;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佳旭;朝阳市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于子媛;中国轿车市场结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杨小顺;湖南省金融服务业竞争力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1997年01期

    2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3 徐剑锋;发达地区县域城市化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4 陆建林,庄明秋;关于推进嘉定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4期

    5 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4年02期

    6 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与中国投资环境评估[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7 方瑜;开发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业信息化[J];计算机与农业;1998年01期

    8 代群;“农转非”难跨城市之槛[J];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37期

    9 崔世友;农业综合生产力系统论初探[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年03期

    10 傅伯杰;AHP法在区域生态环境预警中的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斌;杨鹏;周清波;邹金秋;谈国新;柴崎亮介;;2005~2035年全球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景模拟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上海市种植业绩效评估与空间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11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