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人口政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8 11:14

  本文关键词: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大学》 2012年

人口政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舒孝友  

【摘要】:我国实行人口控制政策三十年来,人口再生产方式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前进方式的改变,可持续发展方式被世界各国认同并成为人类社会健康进步和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口政策作为基础性公共政策在稳定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和优化人口分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认清人口政策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可持续发展环境和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对于某一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对于人口要素的要求与国家宏观层面既有一致也有区别,这是由地区发展要求决定的。规模适度、人口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口环境,将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制定区域人口发展政策,应当科学分析本地实情,处理好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之间的矛盾,统筹好人口可持续与经济、社会可持续间的关系,着眼于增强区域间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和提高区域内人力资源的调度能力,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以白云区为例,通过对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以及人口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针对实际指出其人口政策核心应该在加快产业发展和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提高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科学调控人口总量,大力提高人口总体素质,通过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吸纳劳动力流入以优化人口结构,从而为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支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24.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勤英;生育限制政策的经济学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许鹿,张为东;论贵州省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陈一平;中国人口政策的评价性分析与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叶依广,周耀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冯年华;关于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景跃军,王胜今;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困境与对策[J];人口学刊;2001年01期

7 童玉芬;人口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探讨[J];人口学刊;1999年04期

8 尹文耀;关于21世纪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八点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8年04期

9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从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审视我国人口国策的抉择[J];人口研究;2003年04期

10 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永庆;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雷弢,孙龙;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之变迁——对1991年与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的比较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王惠琳,徐虎泼,闫伟;论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战略中的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秦在东,李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前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吴强,王卓;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实例[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李祚泳,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公式[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9 黄敬宝;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人力资本投资打破我国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5期

10 徐宏;建立科学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二勋;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瑞贤;我国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丽霞;中国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6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7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琼;基于可持续利用水量的需水预测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赵学平;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付红军;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于相毅;吉林省食品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波;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技术生态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7 张继义;河西灌区持续林业试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8 孙立强;中国小康社会居民消费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杨艳云;人口生活质量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宏涛;中国人口问题之关联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志杰,刘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2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3 张志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敦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杨汭;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河北省经济结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光宗,陈卫;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考[J];开放时代;1999年03期

2 赵景柱;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对策分析[J];科技导报;1998年12期

3 张天路,黄荣清;中国朝鲜族人口现代化的成就与经验[J];人口与经济;2000年01期

4 顾宝昌,穆光宗;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1994年05期

5 穆光宗;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中国:回顾与讨论[J];人口研究;1997年03期

6 童玉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衡量与评价[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01期

7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8 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年03期

9 原新;21世纪中国人口面临的艰难抉择──生育率与人口规模·老龄化的前瞻[J];西北人口;1999年04期

10 田雪原;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秋成;人口政策与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1998年03期

2 张呈琮;人口政策与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学刊;2002年02期

3 蔡晓薇;;人口政策论争之我见——基于劳动力角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4 任建通;冯景;;以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探析[J];甘肃农业;2009年06期

5 曾婕;;论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调整[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6 N.E.克雷涅尔;洪波;;道德和人口政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12期

7 姚敏华;改革与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1988年04期

8 陈大明;;埃及的人口现状与人口政策[J];西北人口;1990年01期

9 汤兆云;1954~1957年间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汤兆云;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全面做好新时期人口工作[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2 叶文振;;“人口红利”与我国人口政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3 汤兆云;;我国人口政策绩效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董立俊;;二十一世纪生育政策决策选择——应尽快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苗瑞凤;;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户家庭的贫困问题[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薰华;;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地租的必然性——兼论上海土地使用问题[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杨中新;;区域老龄化之后的人口产业政策[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10 包蕾萍;;中国生育政策60年回顾:评估与调整方向[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永忠;[N];黄冈日报;2011年

2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李志宏;[N];石家庄日报;2011年

3 记者 方云静 实习生 薛小明;[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戴鸿峰;[N];无锡日报;2009年

5 ;[N];无锡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马海伊生;[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邓晋伟;[N];拉萨晚报;2010年

8 周学馨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N];中国人口报;2010年

9 记者 王洋;[N];中国人口报;2010年

10 周全德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N];中国人口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贺俊;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通格(Bayaraa Naranlungalag);蒙古国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军;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内蒙古牧民增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宋一淼;主体功能区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朱珏;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彭文进;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苏建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孝友;人口政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田莉;我国现行人口政策论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婷婷;中国人口政策之法律解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曾云光;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曹永;我国人口政策的伦理维度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红霞;城市“双独”家庭的生育意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孙玉梅;建国后自流人口入疆研究(1949-1979)[D];新疆大学;2011年

8 冯玉平;中国人口政策调整与家庭生育意愿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曹伟;挥别大上海[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詹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雇佣及相关人口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11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