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16-09-28 12:14

  本文关键词: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期 白洁等: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131

表1 河西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Tab.1

Indexsystemofeco-economiccoordinateddevelopmentofGansuoases

目标层

准则层生态环境

0.5250

因子层C1水资源0.1541

措施层

X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X2水资源承载力指数X3水资源利用率X生态环境用水率

4

少;水资源短缺而恶化;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

182

。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状况

承受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及周围支

单位m3/人

权重0.02380.0196

%%

0.02770.02290.0328

%

0.02730.0277

%

0.03690.0311

%%%%dd

0.01690.03420.01760.01700.02650.02220.03700.0269

j人/km2人/万人元/人元/人元/人元/人%

0.02730.02700.02260.03610.02070.01720.02220.0230

持生态系统退化的威胁,绿洲过度的资源开发、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等已对河西走廊绿洲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生态包袱,长期阻碍着绿洲潜在优势的发挥,严重制约绿洲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亦有着很大的跨区域性影响。由于规模小、变化大、时空联系弱、水资源制约因素突出、生态存在重大缺陷等特点,使绿洲经济活动明显不同于内地省区。人口的巨大压力及不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致使河西地区生态保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尖锐,以粮为纲、河西走廊粮食基地建设等又增大了脆弱环境的生态压力,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同构性致使经济增长缺乏生长点、延伸度和循环力

192

X5河段/水库综合污染指数X地下水下降速率

6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

C2土地资源0.1126

X7土地承载力指数X土地开发利用率

8

X9沙漠化发展程度指数X10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占耕地比重

C3植被资源0.0688

X11草地退化率X森林覆盖率

12

X13自然保护区面积率

C气候资源

4

X

14

\17m/s大风平均日数

0.1126

X15年沙尘暴日数X年均干糙度

16

,绿洲经济发展普遍具有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

X17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

C人力资源

5

衡性特征,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

X人口自然增长率

18

0.0769

X19人口密度

X20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经济发展0.4750

C6经济实力0.0963

Y1人均GDP

Y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

2 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

标体系

在对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原则形、高效性特点

112

1102

Y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4

C7经济效益0.1401

Y5资金利税率Y6土地经济密度Y7水资源经济密度Y8城乡收入比Y9GDP增长率Y10居民人均储蓄存款

万元/km20.0234元/m3

0.02290.0268

%元/人

0.02060.02340.0247

%%

0.03160.02070.0175

%

0.02320.0295

%%次/at标准煤

/万元

0.03030.01620.01500.0300

和绿洲地缘性、维水性、脆变

,分别选取20项反映河西绿洲生

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构建了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表1)。通过构建复合指标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表达,为绿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简明、准确的科学依据。

C8经济结构0.1472

Y11二元结构强度*Y12三产产值占GDP比重Y13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Y14非农产业区位熵*Y15产业结构变化率Y16外贸依存度

C经济循环度

9

Y生产综合耗水率

17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文中的数据主要涉及水文、植被、土地利用、气象和经济等方面。水文、土壤、气象等监(观)测数据,来源于2006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和环境公报;河西五市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甘肃年鉴(2007),其它分析数据来自于检索的公开发行的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3.2 数据标准化

()

0.0915

Y1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Y工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19

Y20万元GDP能耗

*指标注释:¹二元结构强度:Q=

PnGn/Ln

=,其中,Q为二元结构强PaGa/La

度,Pn、Pa分别为非农业相对生产率、农业相对生产率,Gn、Ga、Ln、La分别为农业产值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非农业产值比重和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º非农产业区位熵:v=

(yi2+yi3)/E(yi2+yi3)

yi/Eyi

中:2yi和yi


  本文关键词: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25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