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发布时间:2016-10-24 19:56

  本文关键词:优良生态灌木蒙古扁桃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经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乾瑾;蒙古莸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祚登,李吉跃,沈熙环;林木抗旱性育种的现状与策略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胡新生,王世绩;树木水分胁迫生理与耐旱性研究进展及展望[J];林业科学;1998年02期

3 李爱平,姚洪林;沙生植物阿拉善沙拐枣的引种栽培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4 李爱平,李生俊,李小华;优良生态灌木多刺蔷薇的引种栽培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5 李爱平,王晓江,张纪钢,杨明;优良生态灌木蒙古扁桃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经济价值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新;曾峰;张继祥;;分根灌溉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申亚梅;童再康;蔡建国;吴家森;张素雅;;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吴建华;王立英;李健;;蒙古扁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4 刘飞渡;;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6种植物的抗旱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5 苏学德;李铭;郭绍杰;吴鹏;郑强卿;;不同灌水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6 卜庆雁,周晏起;果树抗旱性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1年06期

7 杨建玉;刘克锋;王红利;陈洪伟;刘冉;洪培培;;一串红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J];北方园艺;2010年09期

8 周晓阳,张辉;不同耐旱性杨树气孔保卫细胞对水分胁迫的差异性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刘克锋,柳振亮,石爱平,张克;黄连木容器育苗及其抗旱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周平,李吉跃,招礼军;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爱平;宁明世;张继刚;;蒙古扁桃林学特性及其利用研究[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云民;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水分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高卫东;欧美杨不同品系苗木蒸腾耗水特性及节水灌溉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姜中珠;逆境条件下植物苗期适应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左应梅;木薯光合特性的生理生态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安玉艳;杠柳适应黄土丘陵干旱环境的生理生态策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6 孟鹏;不同生长阶段沙地彰武松与樟子松抗逆生理特性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刘贤赵;土壤水分与遮阴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张成军;辽东栎林中四种木本植物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曹兵;臭椿生理生化特性与抗光肩星天牛的化学机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党宏忠;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文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乔;水稻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素芳;土壤水分胁迫对黄土丘陵区3个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红;黄土丘陵区3个树种光合效率光响应过程及其模拟[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彬;俄罗斯杨和银×新杨光合生理与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连城;不同紫云英品种春播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秀彦;干旱胁迫下黄顶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郎莹;土壤水分对3个树种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郭芸江;紫花苜蓿对增强UV-B辐射与水分复合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良希;雪柳的生物学特性与解剖结构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思路;四种植物抗旱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辉;刘延吉;王淼;田晓艳;;干旱胁迫对杨树幼苗叶片内ABA和CaM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2 申亚梅;童再康;蔡建国;吴家森;张素雅;;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邓东周;范志平;李平;王红;孙学凯;高俊刚;曾德慧;;干旱胁迫下树木的抗旱机理与抗旱造林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4 隋媛;尹伟伦;夏新莉;赵燕冬;;草坪草抗旱机制研究现状[J];北方园艺;2006年05期

5 高永生,王锁民,张承烈;植物盐适应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3年02期

6 卢少云,郭振飞;草坪草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3年04期

7 胡小文,王彦荣,武艳培;荒漠草原植物抗旱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4年03期

8 韩德梁;王彦荣;;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适应性的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5年06期

9 席嘉宾;陈平;张惠霞;郑玉忠;杨中艺;;中国地毯草野生种质资源耐旱性变异的初步研究[J];草业学报;2006年03期

10 周小梅;赵运林;周朴华;董萌;孙玉珍;杨小琴;;匐匍翦股颖L-93抗旱变异体的离体筛选与鉴定[J];草业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吉虎;欧洲银叶椴和栓皮槭苗期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国亮;十一种沙生植物在科尔沁沙区的水分生理与抗旱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刘青华;山杏优良无性系测定与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3 徐莲珍;三个树种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崔宏安;三种木本滨藜叶的结构与抗逆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柳艳;植物抗旱理论技术及其在旱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孔蓓蓓;干旱环境26个树种的生长对比与沙枣5个家系苗期的抗旱性生理生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路;日本林木育种事业概观[J];世界林业研究;1988年03期

2 马常耕;世界林木树种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6年03期

3 程保成;;作物抗旱鉴定及抗旱品种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199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尧三;商金杰;景志高;孙月岭;任双喜;白莉;;柽柳金羽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2006年04期

2 泽桑梓;刘宏屏;周楠;李浩然;黄文学;;松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4期

3 曾淑燕;李映珍;;喜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4 李书吉;张玉晓;张丽;;杨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5 徐建东;郑红军;袁朝仙;曾宪勤;刘正忠;;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6 贺红早;陈朝军;贺瑞坤;段旭;;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研究[J];贵州科学;2007年03期

7 张永忠;;松茸毒蛾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8 陶万强;薛洋;陈凤旺;王合;郭一妹;赵洪林;;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2008年02期

9 李逢春;;天水刺槐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虫害防治技术试验[J];甘肃林业;2008年02期

10 赵继兰;;樟个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植物医生;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江;李爱平;宁明世;张继刚;;蒙古莸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价[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桂荣;;泡桐叶甲生物学特性与防治[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3 徐有志;;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A];全国园林植物保护第十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夏雄勤;陈碧莲;孙兴全;夏彩云;李慧萍;;上海地区重阳木帆锦斑蛾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5 黄永强;;辽宁省三种林业害螨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李伶俐;韩正敏;吕明亮;应国华;;杨树枯萎病菌Fusarium 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井田;毛利甫;王俏;詹黎明;;淡娇异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8 谷勇;曹亚首;殷瑶;;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谷勇;曹亚首;殷瑶;;小桐子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翠莲;罗宁;谢广军;;杨树草履蚧的防治试验[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牛金辉;[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2 特约记者 袁明儒;[N];中国花卉报;2007年

3 李欣;[N];中国花卉报;2007年

4 李铁刚;[N];铁岭日报;2008年

5 记者 西木;[N];中国花卉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铁刚;[N];铁岭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依群;[N];中国花卉报;2009年

8 徐丽娟;[N];保定日报;2008年

9 陈晓才;[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闫慧;[N];中国花卉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元宝枫繁育技术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王志娟;木材变色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杨洪;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生物学特性和交配行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小红;水竹和慈竹开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5 杜秀娟;松果梢斑螟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李小清;白桦木材生物变色机理及防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王小艺;白蜡窄吉丁的生物学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廖太林;松树脂溃疡病菌传入中国风险评估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杨振德;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苦豆草生物碱的行为反应[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吕成群;相思树种根瘤菌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达古拉;内蒙古西部固沙树木内生真菌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2 黄华艳;银杉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阙生全;油茶叶茶饼病病理学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陈先中;杨树烂根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刘正祥;省沽油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技术基础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杨志新;枸杞的扦插及其生物生理学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7 丁元春;香花槐引种驯化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光永;刺槐叶瘿蚊生物学、生态学及化学防治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黄丽丹;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Pestaloti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及毒素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6年

10 张慧艳;杨扇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与结构研究及其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优良生态灌木蒙古扁桃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经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52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