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2002年

发布时间:2016-10-26 10:07

  本文关键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2002年

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山营示范片简介

【摘要】:正 本示范片位于平果县西部偏南面福昆二级公路两侧,示范片沿线长23.4公里,项目涉及果化镇的山营、那龙和马头镇的雷感等三个村,共8个林班67个小班。项目总规模636.8公顷,其中封山育林231.8公顷,人工造林405公顷。主要造林树种是吊丝竹、任豆

【分类号】:X171.4
【正文快照】:

本示范片位于平果县西部偏南面福昆二级公路两侧,示范片沿线长23.4公里,项目涉及果化镇的山营、那龙和马头镇的雷感等三个村,共8个林班67个小班。项目总规模636.8公顷,其中封山育林23 1.8公顷,人工造林405公顷。主要造林树种是吊丝竹、任豆树。苗木规格:吊丝竹采用一年生箩筐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S1期

2 林中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颜学莉;谢世友;;石漠化动态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南川石漠化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2期

4 王代懿,容丽,梅再美,龙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2期

5 李凤全,张殿发;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危害与生态经济防治对策[J];生态经济;2003年10期

6 赖兴会;云南石漠化的生态特征及其危机表现[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2期

7 周鸯翠;;富川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J];中国林业;2009年15期

8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9 李瑞玲,王世杰,熊康宁,李凤全;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4年02期

10 饶懿,王丽丽,赵珂;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恢复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山营示范片简介[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叶为民;张文翔;陈宝;黄雨;卢耀如;;石漠化地区土壤退化的风险指标体系[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3 胡宝清;田涛;蒋忠诚;王世杰;;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科学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设计[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谭秋;;贵州连续性白云岩地区小流域石漠化成因的坡度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鞠建华;宋宏儒;周萍;;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现状遥感调查[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6 王明章;;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张成梁;;矿区的生态治理[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温远光;陈放;朱宏光;赖家业;刘京涛;吴庆标;;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理论与技术[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阳兵;谢德体;魏朝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10 陈作雄;朱彩华;;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探讨[A];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第四次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研讨会专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水玉;[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贵州记者站 王瑞;[N];西部时报;2010年

3 徐启俊;[N];遵义日报;2011年

4 刘太华;[N];毕节日报;2009年

5 贺万华;[N];贵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肖文;[N];遵义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景应忠;[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赵勇军;[N];贵州日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赵月;[N];毕节日报;2009年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杜鹰;[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瑞玲;贵州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及其空间地域分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2 王德炉;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罗海波;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于合军;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乔青;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高阳;京郊河溪近自然生态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晓阁;印染污泥的生态治理[D];东华大学;2009年

8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代懿;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试验示范与监测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贺祥;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的土壤侵蚀特征空间规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尹月香;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同锡;论地方政府区域生态治理的协作[D];苏州大学;2011年

6 余利;基于CA的石漠化演化模拟预测模型[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7 刘云;贵州典型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曲道凯;论石漠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法律对策[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刘璞;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石漠化调查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黄岩;基于ETM影像的喀斯特石漠化提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53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