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

发布时间:2016-11-07 14:02

  本文关键词: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华大学》 2016年

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研究

王贺亚  

【摘要】:桉树是我国的主要人工树种之一,主要产于澳洲大陆,在我国的引种历史已有120余年。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种植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水库集水区,桉树种植已经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后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衡量某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本研究以广西典型水库——元宵水库集水区为例,基于“3S”技术,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水库集水区植物群落分布格局、植物生长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动态,通过对比桉树群落与马尾松群落,揭示了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探讨了人类活动对集水区桉树人工林“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所构建的遥感分类决策树对不同时相、不同区域以及Landsat系列卫星不同传感器的遥感影像普遍适用,可将其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中小尺度桉树人工林群落的遥感动态监测。(2)以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为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适用于开展生物量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等植被参量的遥感反演,平均误差百分比绝对值分别为21.65%和21.55%。总体而言,桉树群落植被参量的反演精度随桉树树龄增加而增加。植被参量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群落的平均FVC与生物量明显小于马尾松群落,平均NPP大于马尾松群落。其中,桉树群落的平均FVC、生物量与NPP分别为57.78%、30.17万t·hm-2·a-1与161.41万g C·hm-2·a-1;马尾松群落分别为76.06%、43.20万t·hm-2·a-1与143.65万g C·hm-2·a-1。(3)粗放、片面的营林措施导致水库集水区的生态系统结构波动剧烈,从而导致集水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明显变化。桉树人工林与马尾松群落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比较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桉树人工林的3.25倍,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此外,人类活动增加了水库集水区的水土流失、水质恶化及供水安全风险,致使种植桉树人工林的环境成本升高,综合效益降低。因此,建议改进种植模式,停止“火炼山”(放火烧山)与“机耕全垦”(深入大面积的机械翻土),推行桉树复合经营模式,改进施肥方法,并恢复部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保障流域生态安全与饮水安全,并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工作,优化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模式,缓解桉树大面积种植的生态环境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8.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本胜;洪昌红;邱静;黄锋华;杨静学;王珍;;桉树土壤持水能力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5年06期

2 Biao Zhang;Ji-xi Gao;Gao-di Xie;Chun-xia Lu;;Forest soil conservation based on eco-service provision unit method and its value in Anji County,Huzhou,Zhejiang,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5年02期

3 杨静学;黄本胜;洪昌红;李昼阳;林奕霖;;基于遥感技术的广州市水库库区桉树林覆盖变化情况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5年02期

4 韦铄星;刘晓蔚;张烨;黄荣林;刘菲;蒋燚;;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5 黄国勤;赵其国;;广西桉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J];生态学报;2014年18期

6 蔡会德;农胜奇;张伟;江锦峰;熊晓斐;刘峰;;广西主要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J];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4期

7 王馨迪;;从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产值浅论林业经济发展[J];林业科技;2014年04期

8 张喜旺;吴炳方;;基于中高分辨率遥感的植被覆盖度时相变换方法[J];生态学报;2015年04期

9 冯强;赵文武;;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年16期

10 田雪晨;陈贤兴;;桉树对几种农作物和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钙仁;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2 温远光;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长期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露;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参数及分类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赵金龙;广西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林力;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张慧芳;北京地区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及时空动态格局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李玉泉;USLE和GIS在湖北省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贻攀;;桉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福建林业科技;2016年02期

2 覃余武;;广西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06期

3 蔡昕航;荣俊冬;陈礼光;何天友;陈凌艳;施成坤;郑郁善;;福建东山地区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4 周在明;杨燕明;陈本清;;基于SPOT6遥感影像的滩涂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植株高度的反演研究[J];海洋学报;2016年06期

5 白苑利;刘庆云;万岺梅;;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16年03期

6 刘睿;周李磊;彭瑶;嵇涛;李军;张虹;戴技才;;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分布格局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6期

7 钟志兴;刘琳琪;覃德文;;桉树生态效益及经营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6年11期

8 石媛媛;邓明军;唐健;宋贤冲;王会利;覃其云;;基于空间分析的森林土壤养分分级方法[J];草业科学;2016年06期

9 王帆;;GIS和RS在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6年08期

10 黄本胜;洪昌红;徐明智;栾天罡;王晓玮;;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桉树叶溶出物[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芝泉;桉树人工林投资与生产策略模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钟宇;不同立地类型巨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贺亚;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2 吴东辉;循化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贾蓉;基于卫星影像的城镇宗地生态利用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陈霖;宜宾市3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表的编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车东峻;攀枝花市云南松生物量模型及空间分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赵瑞;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杨叶;World-View2高分辨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周上博;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工程碳汇效益评估[D];重庆大学;2015年

9 陆晓明;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4年

10 王清梅;赛罕乌拉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遥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学;黄本胜;洪昌红;李昼阳;林奕霖;;基于遥感技术的广州市水库库区桉树林覆盖变化情况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5年02期

2 杜阿朋;赵知渊;王志超;陈云峰;吴志华;;不同品种桉树人工林生长特征及持水性能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07期

3 杨静学;黄本胜;陈亮雄;洪昌红;;基于PT-T和SBDART模型的桉树人工林蒸散量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李方平;高岚;;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5 华雷;何茜;李吉跃;刘珊;余斐;;桉树无性系和华南乡土树种秋枫苗木耗水特性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6期

6 张立平;;浅析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4期

7 张庭荣;郑国栋;刘画眉;庄佳;郑泳;岑栋浩;;广州市水域占用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4年01期

8 王倩茹;刘玉华;;浅谈现代林业经济发展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1期

9 杨尚东;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炼山后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生态评价[J];生态学报;2013年24期

10 罗兴录;樊吴静;杨鑫;曾文丹;;不同植被下水土流失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周周;遥感影像分割最优参数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马婷婷;基于最佳尺度的面向对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波;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人工地物信息提取[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翟涌光;多尺度分割技术对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宁;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齐义娜;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与尺度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金明;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及最佳分割尺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明;广西森林资源动态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明安刚;连栽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复杂性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10 罗昭拓;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道路提取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大钊,王志洲,卜祥忠;内蒙古达茂地区鼠类群落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8年04期

2 常杰,祝廷成;羊草群落水分状况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年03期

3 印瑞学;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繁殖鸟群落的排序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9年03期

4 乔平;张庆费;夏檑;;基于多样性的多年生观花群落的构建研究[J];园林科技信息;2005年01期

5 唐以杰;余世孝;吴延勇;;不同红树植物群落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英文)[J];动物学研究;2007年03期

6 李艳琼;林莉;陆星星;李云萍;;玉溪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及伴生种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4期

7 王雪辉;林昭进;杜飞雁;邱永松;孙典荣;王跃中;梁新;黄硕琳;;南海西北部陆架区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群落格局[J];生态学报;2013年07期

8 何志辉;浮游生物和淡水渔业讲座 第三讲 浮游生物群落[J];淡水渔业;1982年03期

9 刘世荣,蔡体久,柴一新,丁宝永;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能量积累、分配、固定和转化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0年06期

10 张思玉,郑世群;永定桫椤群落的结构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志兴;;长江口水鸟群落13年来的变化[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靳新霞;张大铭;;石河子莫索湾垦区不同干扰强度下鼠类群落结构变化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张金屯;;群落二维格局分析的两种方法[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瑞梅;;河南宝天曼青檀群落的初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廖力夫;黎唯;常胜军;;石河子垦区鼠类群落结构划分及分析[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刘毅;王瑁;王文卿;;中国各典型红树植物群落软体动物多样性及寒害对红树林软体动物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上官周平;王凯博;;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物种多样性关系[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8 殷瑶;谷勇;吴昊;张志华;寸守权;;丽江文笔山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陈立婧;吴竹臣;彭自然;胡忠军;刘其根;;上海崇明岛明珠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和富营养化评价[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杜峰;山仑;梁宗锁;冉隆贵;;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中期群落异质性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敏;[N];中国渔业报;2010年

2 李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骆会欣;[N];中国花卉报;2012年

4 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李寿仁;[N];中国花卉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跃伟;山地河流潜流层大型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童鑫;从种群遗传和群落组成的空间结构研究群落维持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贺强;黄河口盐沼植物群落的上行、种间和下行控制因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崔迪;群落结构的复杂网络及其交通行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杜钦;崇明岛南岸不同植物配置模式护岸能力及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中华;竞争对水生浮叶植物群落关键种、冗余种和资源配置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巴雅尔塔;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群落花期物候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翟红昌;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国宏;河西山地、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种群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10 李毅;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钰莹;洋县药用植物群落特性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彭婷;长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D];长江大学;2015年

3 董加沙;三种常用渔药对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短期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潘林;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地表甲虫类群多样性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晓博;黄河下游典型农区景观结构及生境特征对表生蜘蛛群落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6 胡杰龙;红树林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贺亚;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程真;南岭不同群落林下幼树生物多样性及格局动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陈世伟;甘南亚高寒草甸恢复演替动态及其光合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园园;青岛近岸周丛硅藻群落结构周年变动及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桉树-药材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6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