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泰和县典型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5 12:48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农业大学》 2011年

泰和县典型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余华阳  

【摘要】: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H.T.Odum为首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理论和方法,是在传统的能量分析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把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统一的单位——太阳能焦耳(sej),并采用一致的能值标准,使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都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避免了偏重生态学或经济学某一方面的不足。用能值方法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计算经济效益,以利于从新的角度评估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家庭生产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力能学方法分析泰和县典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能量转化效率及能量产投比,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建立由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性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不同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对环境的压力,应用投入产出理论评价不同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从而找出适宜泰和县的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通过对泰和县62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调查取样,大体分为三种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结果认为,建议推广以模式Ⅲ(即以饲喂肉牛等多胃动物和种植水稻为主,以饲喂猪、鸡、鸭等单胃动物和养鱼、饲草和经济作物种植为辅的生产模式)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模式;或以模式Ⅱ为基础,将肉猪、家禽、鱼类的养殖产业化,同时种植水稻,辅以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等。在这两种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下,可以达到能值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并通过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环节,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指数。 但同时也应看到,并不是所有农户都有资金和土地可以实现以上所建议的生产模式。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理论论证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出最适合发展的生产模式,并引导和帮助农户逐步实现适合的生产模式。模式并不唯一,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农民增收、保护生存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5.14;F205;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3 李飞;林慧龙;常生华;;农牧交错带种植模式与种养模式的能值评价[J];草地学报;2007年04期

4 秦红灵,高旺盛,何文清;北方农牧交错带半干旱区种植业系统能值分析——以武川县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1期

5 艾训儒,刘伦文;三峡库区家庭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mergy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of Hong Kong[J];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年04期

7 袁伟玲;曹凑贵;;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8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年01期

9 严茂超;廖迎春;;江西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闻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方法(一)[J];农村生态环境;198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ssessment on the Eco-environment and the Land Use Based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A C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4期

2 方小教;;农业资源多维增量路径的建构、动力与运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李萍;;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生态系统养分结构分析及平衡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李子双;崔光泉;吴泽新;孙季平;;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5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赵小明;祖同琼;;庐江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7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8 张建芬;;新郑市林地变化及其对生态价值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9 梁春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10 戴文远;杨扬;;闽清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林;马友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土壤质量和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敏;阮俊杰;王卿;沙晨燕;;上海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张君;姚俊卿;付贵锁;;内蒙古阴山北麓主要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4 周堂;石培基;;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5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林金;周子英;徐邹华;杨君;朱玲瑶;;基于能值分析的株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鹏;廖连招;汤坤贤;;基于遥感与GIS的厦门市陆地生态资产评估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范娜;;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吴文婕;石培基;杨雪梅;宫继萍;董翰蓉;;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水土资源生态风险评价——以武威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赵晟;吴常文;程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能值分析[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熊李虎;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郑晶;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柏方敏;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正鹏;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易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柳州市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雷佳;黑龙江省黑土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其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姚小立;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秦奋;基于能值和(火用)分析的电厂工业园区可持续性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关文彬,王自力,陈建成,张秋岩,汪西林;贡嘎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张向辉,王清春,李瀚,贺永元,陈永国,王文义;青海东峡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姜恕;中国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草地学报;1997年02期

5 刘玉平,慈龙骏;毛乌素沙区柳湾灌丛草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J];草地学报;1998年02期

6 史德宽;农牧交错带在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特殊地位[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7 王堃;华北农牧交错带草原—农田群落空间演变机制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8 施大钊,杨爱莲;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J];草地学报;2002年04期

9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10 姚成胜;朱鹤健;;基于能值理论的福建省农业系统动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继涛;勇抓机遇 扬优成势——对泰和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思考[J];农村发展论丛;1999年12期

2 胡端山,郭明生;抓第三产业 抓建筑业 培养和壮大营业税税源——对泰和县营业税收入项目的分析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0年09期

3 文素萍;;泰和县强化财政内控制度建设[J];财政监察;2003年04期

4 文镇南;泰和县强化房屋产权产籍管理[J];中国房地产;1998年07期

5 文素萍;泰和县实行NT教学网计算机设备采购效果明显[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3年10期

6 邓恢荣,胡兴栋;旧貌换新颜——泰和县禾市镇小城镇建设纪实[J];农村发展论丛;1997年Z1期

7 刘降生;小乌鸡可以闯出大产业──泰和县乌鸡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建议[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8年06期

8 尹洪泉;泰和县推广水稻节本农技的调查与启示[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5期

9 彭崑生;一个传统农业县的“三化”探索——泰和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调查[J];今日农村;2002年05期

10 蒋万猷 ,谢琼;错投一封信 巧抓一逃犯[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涛;;评H.T.Odum的EMERGY理论[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张伟;张宏业;王秀红;;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新疆省伊宁县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张军;;基于能值方法的燃料乙醇产业生态系统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晟;吴常文;程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能值分析[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玉芳;董孝斌;严茂超;张新时;;基于能值的新疆玛纳斯县绿洲农业结构调整[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6 温涛;谢锋;颜钰梅;;四川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的能值估算与旅游开发[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江西泰和乌鸡协会[A];中国禽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资华;李爱新;邵红;;基于PSR模型下的农用地质量可持续评价——以泰和县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石狮梁家村[A];农村清洁工程典型模式[C];2009年

10 王灵梅;;能值分析方法与主动型循环经济[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定明;[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晓华;[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3 通讯员 傅家昆;[N];光华时报;2009年

4 曾夏平;[N];粮油市场报;2001年

5 傅家昆;[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邓华林;[N];粮油市场报;2003年

7 傅家昆;[N];光华时报;2007年

8 薜文佐 刘明尧;[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肖海莺;[N];中国人口报;2009年

10 傅家昆;[N];光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金丹;矿山生态系统物能流核算[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瑗;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俊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魏敏;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7 陶阳;区域生态工业系统运行机制与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艳;基于产业集群的氯碱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李静;棉纺织品生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王金照;基于能值分析的陕西小麦、玉米、苹果、大枣比较优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华阳;泰和县典型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姬瑞华;南方丘陵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秦奋;基于能值和(火用)分析的电厂工业园区可持续性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晶晶;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能值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睿倩;基于能值分析法的海阳港区总体规划可持续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李佳佳;中国工业系统的能值核算与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7 刘彬彬;基于能值理论的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多熟种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8 尚宗元;能值价值理论及其价值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磊;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杨皎;煤炭资源型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75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