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佳木斯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13:00

  本文选题:生态经济系统 + 耕地质量 ; 参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进行耕地质量预警分析,提前反映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对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人地关系、耕地利用投入水平、生态环境背景和耕地效果及投资潜力四个方面为主要因素,构建佳木斯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法和指数和法对2008年—2020年的耕地质量进行预测预警。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指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2008年—2010年、2013年—2014年,佳木斯市耕地质量处于中警状态;2011年—2012年,耕地质量处于重警状态;2015年—2016年,耕地质量处于轻警状态;2017年—2020年,耕地质量处于无警状态。最后,从控制人口数量、盘活存量土地、改造中低产田、治理农田污染、加大农业投入和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nd protecting the security of grain. From the angle of eco economic system, this paper is the main factor of four aspects: human land relationship, cultivated land use input leve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cultivated land effect fruit and investment potential. The early-warning analysis model of the qual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mousse City, using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index and method to predict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from 2008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time series, the index values are generally on the rise, in 2008 to 2010 and 2013 to 2014,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Jiamusi is in the state of middle police; In 2012,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in the state of heavy police; from 2015 to 2016,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in the state of light police; from 2017 to 2020,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in the state of no alarm. Finally, it was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living the stock of the stock, reforming the middle and low yield fields, controlling the pollution of the farmland,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establishing th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qual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 Targeted measures.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96B02) 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研究项目(1154G45)
【分类号】:F323.211;F20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艳飞;贺丹;;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2 李英杰;黑龙江省耕层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监测报告[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3 张鸿辉;刘友兆;曾永年;尹长林;金晓斌;;基于GIS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0期

4 王蓉芳,黄德明,崔勇;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肥力监测报告(1988~1997)一东北区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土壤肥料;2000年06期

5 韩秉进;张旭东;隋跃宇;解宏图;赵军;刘焕军;;东北黑土农田养分时空演变分析[J];土壤通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红波;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莎莎;刘燕;;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李杰兰;焦慧元;刘晓乾;吴士锋;;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赵德义;高晓巍;周耀光;;基于熵值法的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4 韩本毅;;城市化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关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5 盛锦寿,王永来,陈秋金;泉州市耕地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6 周琼华;;福建省土壤定位监测点养分变化规律及平衡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6年01期

7 尹升;赵军;谷思玉;葛翠萍;张磊;张文成;贲洪东;;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田土壤氮素动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8 杨华峰;汪静;;中国十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动态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9 陈园园;张文学;苏海宽;;耕地资源质量安全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4期

10 颜国强,杨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薛石;江晓霞;林宁;;合理施用化肥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2年

2 傅和玉;;基于生态效率理论的循环经济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王玉芳;;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森林资源储备量预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树清;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2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李新举;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4 于林;沿海经济发达区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曹宁;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学平;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及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高伟;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 L.)养分吸收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薛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何永达;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波;山东省高密市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规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黄兴友;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贾改凤;新疆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管燕;江苏省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邴广路;陇南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晏永刚;重庆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刘玉;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夏涛;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李延旺;西安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张博;苏里格南区天然气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关注和维护我国生态安全[J];节能与环保;2002年09期

2 王兰会,刘俊昌;1978—199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高玉琢;人地关系的发展及协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常文;资源稀缺理论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2005年04期

5 孟旭光;关于国土资源经济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6 陈星;周成虎;;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7 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8 田光进,庄大方,刘明亮;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9 朱晓华,张金善;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剖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4期

10 李植斌,吴绍华;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安全保障与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江;我国房地产经济安全与政府控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 周上游;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瑞平;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毛良祥;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以金坛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毅;我国城市土地储备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张新华;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鹏远;;浅谈耕地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2 孙英兰;;中国耕地质量之忧[J];w,

本文编号:204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04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