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的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0-07-02 06:24
【摘要】:随着生态空间日益萎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趋加剧。为了协调经济发展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的矛盾问题,促进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经济学原理,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空间优化配置。运用景观安全格局方法构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据此计算空间单元的生态重要性指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计算空间单元的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指数;其次运用生态重要性指数与经济适宜性指数计算建设用地开发比较优势度,以比较优势约束性满足程度为目标函数构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并用蒙特卡洛(Monte Carol)法对之求解。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扬州市建设用地向南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北部地区主要承担生态保护功能;建设用地配置结果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错位格局,有助于扬州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提出了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文】:

流程图,空间优化,流程图,生态环境问题


http://www.ecologica.cn性,对建设用地开发的经济效益重视程度又不够,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开发的复杂性条件下,对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必须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开发效率与土地自然生态属性两方面因素。为此,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研究土地生态保护重要性与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分析建设用地开发的生态-经济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建设用地配置,具体技术流程见图1。图1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的技术流程图Fig.1TheTechnicalrouteofSpatialOptimalAllocationofConstructionLand1.1景观安全格局法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干扰排除的基础上,能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的区域性空间格局[17-19]。它强调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与作用机制,强调集中解决生物保护、生态系统恢复以及景观稳定等问题[20]。景观安全格局法是通过对生态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维持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单元[21]。本文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目标是缓解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在生态环境问题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构建水源涵养安全格局、洪水调蓄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并综合各安全格局形成整体景观安全格局(图2)。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源”“源”是生态保护的对象,如生物栖息地。具体“源”的确定依据是安全格局构建所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中选择“源”的依据是建设用地开发可能带来或应避免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地。(2)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其实现采用Arcgis中的费用距离功能

评价单元,空间扩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用地空间配置,因此,为考察以乡镇为评价单元的生态重要性程度,此处将不同生态重要性等级的栅格数据转化为多边形区域,根据各等级多边形面积占评价单元土地总面积比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等级权重,综合判定各乡镇单元生态重要性指数:ELGi=∑nj(Nj×ELGij)/Ai(2)式中,ELGi表示评价单元i的生态重要性指数,ELGij表示评价单元i内第j等级面积,Ai表示评价单元i土地总面积,Nj表示第j等级的权重,各等级权重按照重要性程度,采用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为:0.5、0.3、0.15、0.05。图2景观安全格局研究框架Fig.2ResearchFrameworkofLandscapeSecurityPattern1.2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评价法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评价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土地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能否开发为建设用地,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经济适宜性程度。建设用地扩张可以视为二、三产业经济活动由内向外扩张的水平运动过程,自然条件是二、三产业空间扩张的基底,对建设用地扩张构成阻力,而社会经济条件则反映了二、三产业空间扩张过程中克服阻力的能力,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来评价地区建设用地开发的经济适宜性。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建设用地扩张的发起“源”二、三产业的发源地或空间扩张的起点通常位于交通通达度良好或城镇吸引力较大的地区,因此,选择交通通达度良好的点与城镇建成区作为建设用地扩张的“源”。(2)构建建设用地扩张的阻力面在构建建设用地扩张阻力面时,首先需要确定扩张基底的阻力值大校为此,本文主要考虑地质灾害、地形条件与土地利用类型等三方面,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扩张区域自然条件下阻力值及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如何有效降低建设用地成本的思考[J];铜业工程;2009年02期

2 王晓青;李建强;;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1个省份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年04期

3 宋成舜;周惠萍;刘成武;;西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2期

4 吴建寨;彭涛;徐海燕;姜广辉;;山东省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动态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5 刘琼;欧名豪;盛业旭;郭杰;;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6 朱亚财;李红;王丽光;尹相飞;张军生;;长春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1期

7 翟腾腾;郭杰;欧名豪;;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8 曹银贵;袁春;周伟;王静;钱铭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全国建设用地集约度评价[J];生态环境;2008年04期

9 邱氚;冉瑞平;刘锎;;彭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3期

10 陈展图;杨庆媛;肖琼;洪辉;孙小群;;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5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贺燕;;新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李琳;陈松林;邓华灿;;基于分形理论的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福州市为例[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陈华;邓传明;狄秀梅;;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的探讨[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查松;张京祥;;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困境及其原因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怀志;吴克宁;靳取货;;对区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长兴局;长兴鼓励建设用地复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年

3 颜晨;北京第二次土地联席会将为土地政策定调 建设用地在调控重点[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湖南省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禹盛初;建设用地怎样跟踪检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赵黎明;建设用地的置换方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柳尧杰;我市建设用地文章“破题”[N];莱芜日报;2007年

7 冯军 冯国南 俞义;今年建设用地启动指标5595亩[N];宁波日报;2007年

8 记者 黄志军邋通讯员 李欣松;我区去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同比下降11.53%[N];法治快报;2008年

9 魏继禄邋记者 魏有景;加强供后监管 规范建设用地[N];南昌日报;2008年

10 田扬 张继军;滁州市实施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月报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煜红;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张志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韩晓宇;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龙;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红欣;石家庄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姚小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刘宗强;山地型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尹菊琴;建设用地增长分析及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何良将;现行建设用地配置模式真的管用吗?[D];浙江大学;2010年

7 宿洪超;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梁发超;省域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敏;澧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郝方方;基于城镇化进程的甘肃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7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737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