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织金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22:28
【摘要】: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对全国的生态安全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已经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关注。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下,织金县承袭了传统的发展模型,导致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进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以探索织金人地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利用2003年数据,驾驭生态经济学和系统耦合的理论,以织金县为例,运用能准确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法,定量定性结合,计算织金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能值,然后利用相关耦合指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分析2003年织金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现状。结果表明,织金县的优势是不可更新资源,而经济系统以低质能为主,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施加的负担过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织金县的实际情况,论文进一步剖析生态经济系统不协调的原因: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经济落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资源过度利用;自然灾害频繁。 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催化和管理耦合理论为指导,论文有的放矢地提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途径:1)实施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大力实施“科教兴织”战略;3)推行生态经济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织金经济;4)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防治石漠化;5)以城镇化为载体,推进城乡耦合和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24
【图文】:

营养等级,生态经济系统


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类型耦合包括自然耦合和能动耦合,织金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以能动耦合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包括横向耦合和纵向耦合。横向耦合是指生态经济系统不层次之间的耦合;纵向耦合是指系统在空间上的耦合(任继周,1995)。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呈现金字塔状结构,能量从结构底部运动到顶部的过程,数量减少,质能密度升高,见图 2。根据系统内的高质能和低质能比率关系生态经济系统划分为三个耦合类型:(1)耦合型,该类型不需再施加耦合措施2)低质能过剩型,如织金县农作物秸秆粗放喂养牲畜后还田和铲草皮烧灰积,造成大量低质能流失,转换效益低下,即属这一类型;(3)高质能过剩型(李清等,1995),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的过剩。织金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类型还在低质能过剩型阶段,并将经历低质能过剩型-高质能过剩型-耦合型的过程,以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高质能和低质能,将这一变换关系反映在空间直角坐标中。但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

生态经济系统,藕合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5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途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表征耦合的状态,又表征耦合的过程——耦合状态的运动轨迹。条件成熟时,可以在两个子系统“三流”运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技术、生物和经济措施,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组合成新的更高级的结构-功能统一体,产生耦合系统。它和旧系统的区别在于通过耦合实现功能的优化。耦合系统和复合系统的区别主要是复合系统的天然性,而耦合系统则是通过一系列耦合措施将复合系统优化的产物,见图 3。

示意图,系统催化,示意图,复合系统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5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途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表征耦合的状态,又表征耦合的过程——耦合状态的运动轨迹。条件成熟时,可以在两个子系统“三流”运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技术、生物和经济措施,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组合成新的更高级的结构-功能统一体,产生耦合系统。它和旧系统的区别在于通过耦合实现功能的优化。耦合系统和复合系统的区别主要是复合系统的天然性,而耦合系统则是通过一系列耦合措施将复合系统优化的产物,见图 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安录;;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持续利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曹玉升;徐建新;陈卫宾;李彦彬;张群波;;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倩;李佳;;浅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杜鹏;徐中民;;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贺澎;宿庚;刘红;;循环经济与绿色GDP[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婉;刘杰;于书霞;葛晓东;;基于能值分析的武汉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卞丽丽;周敏;吴全雷;张伯权;;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振民;;西北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怀钧;张国良;杨建民;;山地杏树建园技术体系研究[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竞;让山川更美好让人民更富裕[N];科技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席博平 记者 樊彦彬 李赞;彬县科学引领传统经济升级[N];陕西日报;2009年

3 王竹青;剖析电脑的电磁干扰[N];电脑报;2002年

4 隋凤富;加快建设生态经济[N];黑龙江日报;2000年

5 刘国新 陈殿合;迁西“围山转”工程年效益5.4亿元[N];河北日报;2009年

6 记者 宋斌 蔡敏 高杰 杭春燕;环保总局:盼2020年诞生第一批“绿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夏明方;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N];光明日报;2004年

8 杨清心 周斌;为让洱海碧水长流……[N];经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裴兴斌;生态环境凸显磁力[N];宝鸡日报;2009年

10 ;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2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智勇;紫胶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9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闫军印;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织金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途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2 衣婧;甘肃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系统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子婷;龙滩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伟平;基于能值分析的榆林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涛;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刘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马寅;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赵德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晓娟;基于能值理论的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郝翠晔;区域生态经济技术与效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3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763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