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碳氧平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20:21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碳氧平衡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碳氧平衡与否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集成了城市碳氧平衡的测度方法,计算了2010年南京市经济系统的排碳耗氧量和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1排碳、耗氧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63.19%,57.33%)与交通运输(33.44%,39.61%)两大部门,耕地(60.51%,66.63%)和林地(24.34%,26.78%)是固碳释氧最主要的载体;2碳平衡系数为33.40,氧平衡系数为7.83,城市经济子系统对城市生态子系统已造成巨大压力;3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1.239kg/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9kg/美元),但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721kg/美元),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4用电排碳占总排碳量11.92%,由于电全部来源于区外,造成生态责任区际转移,表明南京市经济发展对区际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 碳氧平衡 碳排放强度 南京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地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及测度研究”(编号:41271161) “山岳型旅游地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机制研究—以黄山为例”(编号:41201149)
【分类号】:F299.27;X21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度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人类对各种化石能源的需求与利用日益增长,大量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愈来愈严峻。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加强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飞;胡海波;;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碳氧平衡分析[J];城市规划;2010年S1期

2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3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4 赵荣钦;黄贤金;彭补拙;;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6期

5 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6 马巾英;尹锴;吝涛;;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氧平衡分析——以沿海城市厦门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7 苏继申;庄家尧;顾叶;闽俊杰;;南京市城市森林固碳制氧效益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03期

8 姚亮;刘晶茹;王如松;尹科;;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的中国区域居民消费碳足迹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7期

9 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年05期

10 王永安,恭映壁;计算城市绿化面积的碳氧平衡法[J];生态经济;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群;刘音;顾凯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2 龚葳;张承中;刘艳华;;西安市能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郭志新;杨海燕;袁良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4 殷海燕;李淑杰;刘兆顺;车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在吉林省土地利用规划SEA中的实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与规划调控——以泰宁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6 梅煌伟;黄民生;张如;;基于NEP福建省能源碳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牛彦琼;李双江;罗晓;胡亚妮;;基于碳氧平衡法的石家庄生态用地需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8 张一弓;张荟荟;付爱良;杨刚;郑晓红;沙吾列;;植物固碳释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9 刘广文;;森林与碳循环[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9期

10 徐飞;张桂莲;王亚萍;刘为华;余雪芹;王开运;;上海城市绿地结构初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晓春;沈毅;邵社刚;黄裕婕;;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减碳技术与应用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谢军飞;;1990-2010年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与固碳量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晔;邹迪明;;低碳交通的内涵、体系构成及特征[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常清;;基于碳氧平衡分析的张家港市生态保护用地量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9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陈尚;;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尹刚强;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石军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西平;北京城市绿地系统功能评价与发展策略[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敏;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珊珊;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卓林;大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秀丽;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响;低碳经济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D];南昌大学;2010年

7 朱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德化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计英;福建省生态资产遥感估算及其价值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旭;基于RS&GIS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国斌;湖南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碳吸存及分布[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宝;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米锋,李吉跃,杨家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杨士弘;城市绿化树木碳氧平衡效应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1期

5 姚书春,薛滨,夏威岚;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6 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7 余德贵;吴群;;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8 姚书春,李世杰;巢湖富营养化过程的沉积记录[J];沉积学报;2004年02期

9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10 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祖达;[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杰;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怀成;藻类对伊洛河氧平衡影响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4年05期

2 张建华,刘育民;影响水体氧平衡的沉积物参数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5年04期

3 冯采芹;王兆荃;;绿化在城市碳氧平衡中的作用[J];环境工程;1987年04期

4 张红军;;环境因素对河流氧平衡影响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87年04期

5 王永安,恭映壁;计算城市绿化面积的碳氧平衡法[J];生态经济;2002年03期

6 李梦雪;刘富刚;;基于低碳背景下的德州市碳氧平衡分析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年09期

7 彭江颖;珠江三角洲植被对区域碳氧平衡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碳氧平衡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78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