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子贡献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03 14:15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子贡献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分析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子的贡献程度,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构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因子贡献度测度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BFNN模型能够有效测度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在耦合度和协调度导向下的影响因子贡献情况,可为调控导向提供指导;2000—2013年间武汉市生态经济的耦合度处于拮抗状态,协调度处于低度或中度协调状态,耦合协调状态欠佳;在武汉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生态类因子起着主导作用,是后期主要调控方向;单因子方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和工业烟尘去除率的因子贡献度最大,而人均湿地面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及人均GDP的因子贡献度最低;对于城市生态经济不同的耦合协调状态,各影响因子具有不同的贡献作用,可进行自主调节,应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
【关键词】生态经济 耦合协调度 RBFNN 因子贡献度 武汉市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土地利用转型经济社会效应评价关键技术集成研究”(201511004-4) 湖北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湖北省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功能价值评估”(GTZYKJ20130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孵化基金项目
【分类号】:F124.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但随之发生的城市雾霾、水质污染、绿地减少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峻。据统计,2013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超过10%,但同年74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4.1%[1],县域生态质量达良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波;方创琳;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2 白洁;王学恭;赵成章;;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0年01期

3 陈端吕;彭保发;熊建新;;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4 王国成;柳林涛;徐爱功;苏晓庆;梁星辉;;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J];测绘学报;2014年08期

5 吴华稳;甄津;王宇;王富章;;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6 张荣天;焦华富;;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7 杜湘红;;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建模和仿真测度——基于洞庭湖流域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08期

8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J];人文地理;2009年06期

9 刘兆顺;李淑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年04期

10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竟虎;石培基;;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程度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1年02期

2 聂春霞;何伦志;甘昶春;;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2年03期

3 丁建国;刘晓媛;戴健;苏武峥;陆朝晖;李苗;;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4 李双江;胡亚妮;崔建升;沈洪艳;;石家庄经济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演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5 史世莲;魏丽;章文波;张青峰;;基于格网的甘肃省生态经济分区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2年06期

6 张东海;任志远;冯雪铭;李双双;;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时空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3年03期

7 盖美;连冬;耿雅冬;;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8 刘焱序;吴文恒;温晓金;张东海;;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3年11期

9 张芳;段汉明;张婷;;北疆城镇区域社会经济与绿洲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5期

10 韩瑞玲;佟连军;朱绍华;路紫;;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道才;张秀荣;许跃辉;;空间关联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欣嵘;杨钦宇;蒋金亮;尹海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以洛阳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3 张芳;段汉明;张婷;;高密度城镇经济与绿洲生态协调发展趋势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4 吴文恒;朱虹颖;;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变特征:1985-2011[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南京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王晓燕;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青岛市结构减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岩;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丽花;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经济环境效应与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6 李彦;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斌;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党晶晶;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新杰;河南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及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樊新刚;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玲玲;环境公平对我国区域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葛震;区域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关联关系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李大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崔小丽;江苏省土地承载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佟伟铭;吉林省经济—环境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于婷婷;鲁南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申丹;延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胡恒智;基于MODIS的长三角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水焕恬;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薇;;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郭辉东;;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示范区设想[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4 郭承军;滕云龙;;神经网络在卫星钟差短期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4期

5 秦显平,杨元喜,焦文海,王刚;利用SLR和伪距资料确定导航卫星钟差[J];测绘学报;2004年03期

6 黄观文;杨元喜;张勤;;开窗分类因子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用于卫星钟差参数估计与预报[J];测绘学报;2011年01期

7 毕东苏,郑广宏,顾国维,郭小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理论探索与实证——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8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9 张晴;孙彦骊;;湿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10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予群;;论城市生态经济[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陈予群;;论城市生态经济[J];生态经济;1987年03期

3 朱林兴;;略论城市生态经济平衡[J];探索与争鸣;1989年04期

4 马传栋;;论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J];生态经济;1989年01期

5 伊铭;;上海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构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徐厚琴;方一平;;西部干旱区省会城市生态经济位比较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7年03期

7 ;中国城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讨会纪要[J];城市问题;1989年06期

8 马传栋;;论城市生态经济管理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J];东岳论丛;1989年04期

9 谢白羚;;“城市生态经济”系列讲座综述[J];生态经济;1992年02期

10 王燕祥;论民族地区的城市生态经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旭辉;;生态工程理念在城市生态经济评估中的应用分析[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卞丽丽;周敏;吴全雷;张伯权;;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更虎;宁夏发展向黄河靠拢[N];中国环境报;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子贡献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84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