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收缩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水平测度

发布时间:2021-03-30 23:46
  在研究分析收缩城市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收缩城市研究的学源基础和收缩类型,结合收缩城市研究的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收缩城市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确定城市收缩的研究维度并构建城市收缩框架图,从而进一步构建收缩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选取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并确定2009-2017年研究时段,选择2011、2013、2015、2017四个时点为研究对象,测算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全维度及单维度收缩水平,从时空二维演变角度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及各市的收缩水平结果,为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打下了基础。第一,结合上述章节对城市收缩内涵和国内外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确定经济、社会、人口三个研究子维度,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可量化性原则构建城市收缩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选取熵值法作为具体测度方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样本城市进行城市收缩水平的定量测度。第二,运用熵值法测算2009-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地市城市收缩度得分。结果表明,从研究区域的综合维度和单一维度看,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地市收缩度呈现递增趋势,样本区域在研究时段内收缩程度有所加剧。具体来看:人口收缩加剧明显,收缩城市占比达80%,经...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收缩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水平测度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模型

差异化,理论模型,阶段


理论的提出解释了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演变模式的规律。该模型基于人口净迁移量变化特征,将城市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将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受经济因素的吸引,人口从农村或小城市向发达的城市净迁移的“城镇化阶段”;其次是中等城市的人口净迁入增长率高于大城市的逆转阶段和人口向小城市净迁移的“逆城市化阶段”阶段,该理论还认为经历相应经济、政策等调整后,可能会出现循环表现,再次发生上述三个发展阶段(Geyer,1993)[22]。资料来源:杨丽婧.日本小城市(镇)收缩现象研究及启示[D].重庆大学,2017.图2差异化城市理论模型(二)人口转变理论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将社会划分为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他假设传统农业部门最开始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负,且此时劳动力供给近乎无限,使工业部门用较低的劳动报酬就可从农业部门吸收大量劳动力,并创造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小,工资水平上升,直到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相等,即达到刘易斯转折点(王向,2013)[23]。人口转变理论将人口变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高死亡、高出生,低增长阶段;2、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3、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24]。人口转变和二元经济理论的关键,在于人口红利的产生和获得机制。在第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医疗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出现了高死亡率、高生育率现象;在第二个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医疗卫生水平有所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在这一阶段,较高的出生率使得家庭中抚养下一代的经济支出占很大比例;到了第三个阶段,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们的生育意

生态经济,淮河,产业结构调整


淮河生态经济带内部各城市(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也不断扩大,扬州、泰州人均GDP总体发展较好,而安徽段、山东段、河南段以及江苏段大部分城市(扬州、泰州除外)人均GDP发展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群内部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也使得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城市发展良好的城市流动,对资源流出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且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好的发展环境,将造成大量人口外流,导致人口迁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推动城市收缩现象的产生。注:相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和城市统计年鉴图4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人均GDP走势(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的变化,对各个产业对新技术的要求,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劳动力素质与产业技术不匹配的情形出现。这将会在导致一部分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同时也会出现城市劳动力缺乏的局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具备相应技能的劳动力数量不匹配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出现城市收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淮河生态经济带大部分城市产业格局由早期的“二、一、三”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


本文编号:3110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110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