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2 21:21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普遍出现了过剩,农民增收困难,结构性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 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地提出了进行战 略性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所谓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也就是要在保证基本食 物安全的基础上,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要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 高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见效益、求发 展。但笔者认为,这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还有待于探索新的经济理论,在 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使得这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仅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 目标,而且要取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基本 理论出发,通过深入地剖析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农业生态 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类型,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中找到突 破口,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 即任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无非是缓解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一种方 法,它是为了满足经济系统的需要而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应的生产种群生 态阀值的改变,主要途径有从环境入手改变生态阀值和从种群入手改变生 态阀值两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学观 点,即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包括: 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需宏观综合规划,强调区域概念。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必须适当地运用技术和投入提高地域农业生态系 统的生产力。 3、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具有长期性。 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要注意确定合适的能量价值比。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生态经济学理论,针对彰 武县的实际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灰色线性目标规划和系统聚类等方 法对彰武县的农业生产部门与区域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得出如下结论: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1、在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分析方面。 门)按协调系数来划分,从 1978—1999年,彰武县的农业生产部门 产值结构的变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3年为第一阶段,这期间种 植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o以上,协调系数小于0.5;1993—1999年 为第二阶段,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60%,协调系数大于0.5。 (2)对农业总产值与各业产值的会的关联分析结果为:20世纪 90年 代以来,彰武县的农业总产值受畜牧业产值影响较大,其次是种植业产值, 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是林业产值和渔业产值。这也说明近几年彰武县农业 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畜牧业产值增长推动的结果。而种植业产值虽然占的 比重较大,但其在促进农业总产值增长方面却成效不显著。说明种植业经 营的经济效益较差。 u)1990年以来,彰武县种植业内部的粮经播种面积比呈波动上升 的趋势,这是其种植业经营缺乏经济效益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对农作物 产量与种植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发现,彰武县的玉米产量对种植业产 值影响较大,其次是水果产量,然后依次是西甜瓜产量、蔬菜产量、小麦 产量和油料产量,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水稻产量。玉米产量对种植业产值影 响的靠前和油料产量对种植业产值影响的靠后也是彰武县种植业经营缺乏 效益的一个原因。 (4)在畜牧业内部结构方面,经过分析发现,彰武县的畜牧业产出结 构比较单一,主要为肉类,而在肉类产出中,主要为猪肉。这种状况很不 符合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另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彰武县 的猪肉产量虽然比重很大,但其在促进畜牧业产值增长方面却排在牛肉产 量后面,位居第二。禽肉、蛋的产量排在最后。所以,今后要缩减猪肉生 产的规模,增加肉牛等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畜禽生产。 2、在农业生产区域结构方面,本文运用均衡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 现彰武县的玉米、猪肉的均衡系数都比较高,说明其区专主业化程度不高, 也说明彰武县的农业生产结构还处在一种“小而全”的状态下,很有必要 对其进行调整。 lie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3、在彰武县的农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方面,本文通过规划分析,得出 2005年彰武县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案建议。 ()在产值结构调整方面,建议 2005年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 比例结构为59.5:3.9:36.2:0.4,总产值可以达到207,429万元。 门)在畜牧业内部结构方面,建议猪的饲养量缩减到4万多头,牛的 饲养量增加到8万多头,羊的饲养数量增加到刀万6千多只,马的饲养数 量增加到7万多匹,禽的饲养数量增加到二千多万只。 门)在种植业内部结构方面,建议谷物、豆类、油料、棉花、甜菜、 烟叶、薯类、菜瓜和其它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为32,482公顷、32,483公顷、 2,316公顷、sll公顷、5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产结构 灰色线性目标规划 聚类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321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前言8-10
  • 第一章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学理论探讨10-21
  • 第一节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结构、类型和功能10-16
  • 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10-11
  • 二、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11-12
  • 三、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及区划12-13
  • 四、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13-16
  • 第二节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16-18
  • 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含义及成因16-17
  • 二、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解决方案17-18
  •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农业生态经济学观点18-21
  • 第二章 彰武县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37
  • 第一节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产值结构分析21-26
  • 一、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产值结构的现实描述21-23
  • 二、 农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23-26
  • 第二节 彰武县畜牧业和种植业内部结构分析26-33
  • 一、 彰武县种植业内部结构分析26-30
  • 二、 畜牧业内部结构分析30-33
  • 第三节 彰武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区位结构分析33-37
  • 第三章 彰武县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37-56
  • 第一节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37-52
  • 一、 彰武县农产品的供需现状分析37-38
  • 二、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38-39
  • 三、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的灰色目标规划模型39-49
  • 四、 关于彰武县2005年农业生产部门结构优化结果的说明49-52
  • 第二节 彰武县农业生产区位结构调整52-56
  • 一、 系统聚类方法简介52-53
  • 二、 彰武县的农业生态经济区划分析53-54
  • 三、 彰武县各农业生态经济区的特征描述及规划利用建议54-56
  • 第四章 彰武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配套措施建议56-64
  • 附: 彰武县农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规划有关数据预测模型64-77
  • 附表172-73
  • 附表273-74
  • 附表374-75
  • 附图175-76
  • 附图276-77
  • 参考文献77-79
  • 英文摘要79-84
  • 致 谢8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勇;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县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茜;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1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