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7-06-02 10:02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域生态经济理论自产生以来,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本文是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当前区域生态经济的前沿与重大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态经济的价值、规模、适应性管理,以及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区划5个方面。研究方法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模型研究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同时,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加强在多学科交叉、文化要素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区域 生态经济 生态价值 生态足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072)
【分类号】:X2
【正文快照】: 一、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明确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还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中提出“循环经济”理念和经济-社会-自然协同发展的初始模型。他的理论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真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2 刘新平,韩桐魁;干旱区农用地适度规模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3 王力,于法稳;应用星座聚类法开展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1999年01期

4 王书玉;卞新民;;江苏省阜宁县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7年02期

5 郑可锋;浙江省德清县农业生态经济分区[J];生态学杂志;1989年01期

6 郭有,彭蔚彬,孙玉芳,林广升,张建明;辽宁省农村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9年02期

7 吴玉萍,董锁成;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比较[J];生态经济;2001年09期

8 胡宝清,周兴,尹家政;星座"聚类法在山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中的应用——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山地学报;1999年04期

9 尤飞,王传胜;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丽伟;何德文;柴立元;姜文英;;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2 耿永志;;推动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香芹,吴殿廷,宋金平;北京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分区与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胡宝清,刘顺生,木士春,李旭;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新方法探讨──以湖南怀化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5 曾艳;赖景生;;论循环经济发展中相关税制的绿化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5期

6 赵焱;;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温州模式下的循环经济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7 李群芳;;论循环经济模式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1期

8 林岚,赵清,赵淑玲,丁登山;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实施途径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9 徐中民,张志强,陈东景;环境经济帐户的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10 陈成;郭贯成;王楠君;;循环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树果;牛福生;张锦瑞;宋焕虎;;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刘海丽;;经济重型化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波;;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目标与路径[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常忠诚;;循环经济视角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杨雪锋;张卫东;;资源减量化的输入端控制及其超越——对资源节约型经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朱斌;林立忠;陈勇智;;福建省泉港区走绿色工业道路的探索[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彭勃;张万红;;循环经济在我国:制约与出路[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杨娟;李庆斌;;水坝生态经济分析的框架体系初探[A];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毅;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胜;生物质燃料乙醇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宋彤;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周跃志;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5 李贤伟;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6 方辉;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培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江;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鑫;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配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剑锋;江苏省“三废”排放的实证分析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胡晶琼;循环经济视角下水泥工业和垃圾处理的“双赢”选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李振波;生态省建设的经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郝翠晔;区域生态经济技术与效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封新林;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丽;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实践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跃;面向协调的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王树森;包头市哈林格尔乡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9 肖能文;湖南省茶树害虫调查和区系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胡冬香;长永高速公路植物景观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3 王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张祖新,周纪纶;城郊地区生态经济区划——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基础[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年02期

5 李祚泳,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公式[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6 胡宝清,刘顺生,木士春,李旭;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新方法探讨──以湖南怀化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7 窦贻俭,苏慧,高超,朱继业;江苏省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8 朱云梅,周生路,彭补拙;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9 王书华,张义丰,王忠静,毛汉英;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10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金锋;;福州市东部新城生态适宜性研究[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2 王仰文;;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立法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乔旭宁;杨永菊;杨德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转移评价——以渭干河流域为例[J];中国沙漠;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非;王艳琴;;航天发射中心对文昌市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2 任志远;;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陈鹏狮;张玉书;班显秀;;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分析及恢复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葛永军;左猛;蒋筠志;;我市区域生态建设必然性、可能性与可行性分析[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5 张志泉;宋汉卿;李双江;;城市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周敬宣;李勇;;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规划区域统筹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建设[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7 刘康;黄建军;张淑芳;康艳;;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马存利;;区域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怀亮;;区域生态气象研究、监测和评估服务[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祁士华;张干;苏秋克;龚香宜;吕春玲;吴辰熙;王伟;Julia E B;;生态地球化学中的有机氯农药调查与实践[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2 记者 吴世永;加快艾比湖区域生态综治项目申报[N];博尔塔拉报;2006年

3 记者 徐建斌 田建兵;尽快进行环京津区域生态总体统筹规划[N];山西政协报;2008年

4 通讯员  陈明太 杨啸 南京日报记者  左中甫;“生态雨花”,扮绿南京南大门[N];南京日报;2006年

5 周丽燕;李政文委员:环京津区域的生态面容不能再如此憔悴[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陆龙邋实习生 倪敏清;镜湖湿地:区域生态进程标志[N];绍兴日报;2008年

7 齐培松 房玉兰;福建沿海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良好[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记者 刘晓星;环京津生态建设应成国家战略[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黎声京 本报记者 华斌;东江源头的曙光与呼唤[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记者  吴美章 通讯员  齐培松 房玉兰;我省沿海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良好[N];福建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琰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左伟;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鸣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5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谢霞;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遥感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熊鹰;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李静;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铭一;区域生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境;沿河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调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黄鸥;松原市区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宏忠;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吴小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果;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杨华珂;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聂磊;区域生态安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徐保金;跨流域引水对区域生态及景观影响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何谋军;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14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