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05 08:18

  本文关键词: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黑牛河小流域为例,在详细分析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从效益显著性、资源与环境可支撑性和系统运行稳定性3个方面,选择3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消除人为经验主观判断,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率;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建立二级层次指标(效益显著性、资源与环境可支撑性和系统运行稳定性)评价模型,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流域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评判出了该区小流域的二级层次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小流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运行稳定性 东北低山丘陵区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是检查验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还需进一步的探索。目前,人们主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评价[1-3],其方法也是定性的多,人为主观随意性较强,客观性差,对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2 蔡运龙,李军;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一种显示过程的综合方法[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3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4 金小麒;板桥河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2期

5 段文标,余新晓,侯旭峰,吴敬东;北京山区石匣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4期

6 肖斌;淳化泥河沟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特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3期

8 高圭,常磊,刘世海;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4期

9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王克林,谢炳庚,章春华;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6期

2 席玉英,郝新波,曹利军;可持续发展定量判别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3 史东梅;论三峡库区流域治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S1期

4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4期

5 李新琪,海热提·涂尔逊;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0年04期

6 张合平;漓江流域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探讨[J];广西林业科学;2002年01期

7 赵慧;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对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王冬梅,李永贵,蒋文琼,侯旭峰;山区小流域脱贫致富的经营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沛;孙艳红;;加快水土保持治理 促进延庆县新农村建设[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2 吴敬东;叶芝菡;梁延丽;常国梁;康勇;何春利;;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与评价[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3 孙丽娜;王辉;;辽宁中部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A];生态工业工程与循环经济——第一届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林爱文;黄仁涛;;土地利用稳定性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艳丽;;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樊杰;相伟;;区位论、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规划[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石建省;;中国脆弱地质生态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表述原则[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晨;黄贤金;;中国大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障碍诊断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方创琳;;论科学发展观与区域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克敏;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红;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辉玲;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高艳梅;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董春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10 薛联青;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成本辨识及其动态评估理论[D];河海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莉;产业发展规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曾海燕;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焱;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林保国;巢湖流域污染防治综合效益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倪小东;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谢应华;基于改进熵值法对新疆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田宇鸣;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8 周其林;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罗为群;岩溶石山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10 缪宛新;火电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及案例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1997年01期

2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4期

3 王宗军,冯珊;我国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06期

4 杨友孝,蔡运龙;中国农村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估——SEEA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5 蔡运龙;持续发展──人地系统优化的新思路[J];应用生态学报;1995年03期

6 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3期

7 张志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8 曹利军,王华东,海热提;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层次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4期

9 曹利军,王华东;常州市可持续发展限制因子辨识及发展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1期

10 刘传祥,承继成,李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其铸;黄继仁;;社办茶厂实行初精制合一大有可为——四川省南川县大观公社茶叶生产调查[J];中国茶叶;1980年04期

2 黄大森;上窑大队营造薪炭林的调查[J];林业经济问题;1982年02期

3 黄为麟;;低山丘陵区宜优先发展黄牛[J];江西农业科技;1982年12期

4 陈宗泾;薪炭林的能源地位与发展途径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1984年01期

5 阎贵忠;高德水;赵普昌;;应用线性规划方法的尝试——牡丹江山区农作物合理种植结构[J];学习与探索;1984年01期

6 ;京郊低山丘陵区农业综合发展基点工作研究(初报)[J];农业新技术;1984年01期

7 黄能超,姚龙辉;对发展楠竹商品生产的浅见[J];林业经济问题;1985年03期

8 戴福馨;应用农业系统工程 加快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步伐[J];理论学刊;1985年04期

9 ;一条加速地区经济开发的路子——阆中县丝绸生产的启示[J];农村经济;1986年06期

10 张洪生;;昔日闹柴荒 如今柴满垛[J];可再生能源;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玉环;;保定市一亩泉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选取[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景文;祖元刚;聂绍荃;;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森林动态经营技术体系评价[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田志远;董鹿生;;许昌出土的会昌开元及其问题初探[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4 贾洪纪;;城矿区人为侵蚀及生态修复体系——以鸡西市为例[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5 王新华;尚建国;;以权属管理树起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权威[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6 郑新奇;赵璐;;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新奇;赵璐;;基于MATLAB的关联规则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为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核桃红枣仁用杏 娘子关外有威名[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一年一度秋风劲 又到选种牧草时[N];湖北科技报;2003年

3 傅雪军 记者 朱会伦;四川:构建经济环境效益并举生态圈[N];科技日报;2003年

4 徐旭忠;我国地灾呈更加频发趋势[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王旭 王光荣;方冲小流域治理 “荒坡野岭”变成“特色果园”[N];中国水利报;2004年

6 马晓岚;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N];科学时报;2004年

7 记者 刘泉龙;宁夏大麦地岩画带为“岩画主要地区”[N];光明日报;2005年

8 通讯员 杨文;玛纳斯县在南部山区发展万亩果园[N];昌吉日报;2008年

9 张孝义 周文治 彭歆;丹水凤山战犹酣[N];商洛日报;2009年

10 王宁 成华良;永年2300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N];河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友明;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海涛;基于SOTER和COMGIS的区域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代全厚;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徐秀英;小型牧草收获机械的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舰;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贺建波;三峡库区刘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陈美君;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丽颖;基于GIS和RS技术的低山丘陵区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23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