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5:1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本篇论文以我国东北边疆地区的鄂伦春族为典型,用马克思自然观探讨鄂伦春族不同时期生态经济的变化,并进一步指导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确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以鄂伦春族经济类型的变迁所引发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为典型,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研究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以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前提,进一步阐述了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深刻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将人与自然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三章简要概述了鄂伦春族的历史沿革和原始生态特征以及通过由各种神话传说衍生出的族人的诚实、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第四章分主要析了鄂伦春族从原始公有制、下山定居、禁猎后的三个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后的价值观特征,从客观上反映了鄂伦春族在生产方式上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从茫然、迷惑、犹豫到主动打破封闭、树立商品观念和改变生产方式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艰难历程。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鄂伦春族人世代游猎在崇山峻岭中,长期的狩猎实践让族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狩猎文化,这些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由此可见,鄂伦春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马克思生态思想从根源上是相吻合的,不仅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有助于人类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价值观。鄂伦春族的生态智慧不仅有利于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而且崇拜自然的价值观对当代保护生态的启示也可成为鄂伦春族自然生态观对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也为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共创生态文明新时代和与各民族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马克思 自然观 生态经济 鄂伦春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A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目的10-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5-17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15-16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16-17
  • 1.4 论文的创新点17-18
  •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相关基础理论18-27
  • 2.1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18-20
  • 2.1.1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18
  • 2.1.2 自然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18-20
  • 2.2 人对自然界的改造20-21
  • 2.2.1 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20-21
  • 2.2.2 劳动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21
  • 2.3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21-24
  • 2.3.1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21-22
  • 2.3.2 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统一22-23
  • 2.3.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23-24
  • 2.4 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取向24-26
  • 2.4.1 保护传统文化的取向24-25
  • 2.4.2 可持续发展的取向25-26
  • 2.4.3 生态保护的取向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3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概述27-35
  • 3.1 鄂伦春族概况27-30
  • 3.1.1 鄂伦春族的族源与族称27-28
  • 3.1.2 鄂伦春族的历史沿革28-29
  • 3.1.3 鄂伦春族的原始生态特征29-30
  • 3.2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内涵30-31
  • 3.2.1 鄂伦春族原始生态经济基础30
  • 3.2.2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基本评价30-31
  • 3.2.3 鄂伦春族的自然生态观31
  • 3.3 鄂伦春族的生态理念映衬马克思生态思想31-34
  • 3.3.1 自然崇拜和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智慧31-32
  • 3.3.2 游动迁徙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32-33
  • 3.3.3 合作平等和人与人和谐的分配智慧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4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与马克思自然观的契合35-42
  • 4.1 鄂伦春族原始自然观的探究35-38
  • 4.1.1 鄂伦春族原始公有制的特征35-36
  • 4.1.2 定居实现了民族繁荣36-37
  • 4.1.3 禁猎实现了经济繁荣37-38
  • 4.2 马克思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38-40
  • 4.2.1 自然生态平衡是鄂伦春族的生存之本38
  • 4.2.2 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是鄂伦春族的发展之本38-39
  • 4.2.3 马克思自然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指导思想39-40
  • 4.3 本章小结40-42
  • 5 以马克思自然观指导鄂伦春族生态经济发展42-53
  • 5.1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现代挑战42-46
  • 5.1.1 鄂伦春族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融合42-43
  • 5.1.2 挖掘鄂伦春族特色文化资源43-44
  • 5.1.3 大力发展鄂伦春族文化创意产业44-46
  • 5.2 鄂伦春族的经济发展愿景46-49
  • 5.2.1 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46
  • 5.2.2 鄂伦春族生态意识的传承保护46-47
  • 5.2.3 鄂伦春族特色产业的美丽前景47-49
  • 5.3 马克思自然观对鄂伦春族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49-52
  • 5.3.1 马克思自然观是当代生态保护建设的前提49-51
  • 5.3.2 马克思自然观对鄂伦春族可持续发展的指导51
  • 5.3.3 鄂伦春族与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共创生态文明新时代51-52
  • 5.4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启戈;;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J];北方经济;2013年17期

2 田艳;;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法律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5期

3 王晓梅;;鄂伦春民族民间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4 李春晖;黄岩;;鄂伦春自治旗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1期

5 刘晓春;;俄罗斯远东土著民族与跨界民族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6期

6 龚强;;绿色宝库——大兴安岭 连载十三(一)[J];黑龙江史志;2015年06期

7 程尼娜;;近现代鄂伦春社会转型中人口问题探赜——以黑河地区鄂伦春社会人口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8 王丙珍;;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J];前沿;2013年05期

9 孙凤森;逯红梅;;试论鄂伦春族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的美学意蕴[J];商;2013年21期

10 何群;;人与地之纠葛:鄂伦春社会中的地域意识行为和功能[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方芳;鄂伦春族服饰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55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