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论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01 07:20

  本文关键词:论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作物产量潜力 农业生态系统 承载力 生态经济系统


【摘要】:运用3种方法预测的作物产量潜力分别为:(1)利用作物历年单产回归拟合后进行趋势外推,得出多数作物的未来产量潜力极限大约将是现在单产的2~3倍;(2)运用"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开发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计算我国主要粮油作物的区域单产最高潜力,得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和大豆的单产潜力分别是它们2005年全国平均单产的1.2、2.2、2.2、2.9、2.0、1.9倍;(3)运用自然界中植物的最大光能利用率计算世界主要粮油作物单产的光合潜力,得出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产量的最大光合生产潜力大约分别是目前高产地区单产的1.4、2.5、1.2、1.8、1.9、2.2倍。据此: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再从"封闭"系统特性出发,论述了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人类所能做的是尽力延缓"终点"的出现:行动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作物产量潜力 农业生态系统 承载力 生态经济系统
【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财经学院软科学研究联合资金项[黔科合体R字(2009)LKC2034号]
【分类号】:F113;F205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问题早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1-12]。典型如罗马俱乐部的Dennis L.Meadows[2]指出:如果人类延续现有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将在21世纪中期达到“增长的极限”。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观点及研究都是基于一个命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薇;;区域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蔡承智;梁颖;;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我国油菜单产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3 丁晓钦;尹兴;;资源约束不断加深下的可持续增长[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4 许涤新;;实现四化与生态经济学[J];经济研究;1980年11期

5 李玲;徐中民;;生态经济价值理论浅析[J];开发研究;2008年06期

6 蔡承智;梁颖;;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马铃薯单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12期

7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8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透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9 蔡承智,陈阜,隋鹏,陈军胜;作物产量潜力极限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10 蔡承智;梁颖;万怀韬;;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中国水稻单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之正;顾卫;许映军;林叶彬;黄树青;;基于生态足迹的沧州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2 梁颖;廖承红;蔡承智;;全球生态经济系统前景——基于生态经济研究轨迹的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陈明星;查良松;沈非;;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刘飞;陆林;;淮北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杨永青;史增震;;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及限制因子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6 白钰;曾辉;魏建兵;;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秀兰;冯仲科;马俊吉;;农牧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探讨——以内蒙古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8 汪克夷;栾金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9 周桂芳,于长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许素芳;周寅康;;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辛宇;;陕西省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2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陈来;李进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新理念[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4 郑敏;;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评估方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5 ;A Study of Mineral Resources Mining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凤伶;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姜涛;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缪瑞林;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董春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6 周应华;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7 黄铁庄;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林文;中国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贾利;黑龙江省西部生态脆弱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熊勇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6 郑海霞;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7 任宪友;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鹏;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叶忱;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牛树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生态足迹评价[D];河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海洋;徐中民;;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2 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3年S1期

3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4 范士杰;马智黠;宋吉轩;;马铃薯品种(系)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5 侯国佐;侯剑;侯燕;伍贻春;路大祥;;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Ⅳ.撒播油菜单产160~220kg/667m~2的群体产量结构及栽培措施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6 刘新平,韩桐魁;干旱区农用地适度规模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7 尹文书;郑满江;翁振健;;马铃薯稻田免耕不同覆盖物对产量的影响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6年06期

8 王文杰;潘英姿;王明翠;罗海江;张峰;申文明;刘晓曼;;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2期

9 王力,于法稳;应用星座聚类法开展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1999年01期

10 苏杨,周宏春;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生 李静芝邋记者 李丽云;[N];科技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芳;;重力式挡土墙的基底处理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2 李锋;陆凯;;工程施工中各种桩基础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3 于宪波;;浅谈人工挖孔桩特点及实际工程中施工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4 梁朝伟;;粉喷桩在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5 石云霞;;生态农业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6 周子英;杨君;段建南;熊林金;;基于能值理论的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4期

7 张树林;;房屋结构设计中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8 马世骏;;20世纪生态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1期

9 叶十五;;对重力坝不良坝基的研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10 李若辉;钱耀军;;静压管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铮;邓波;刘大林;王冲;;蚯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选政;张江玲;;新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建设初探[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郭家选;李串;李巧珍;赵帅;李玉中;;水肥耦合对北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影响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欧一智;黄国勤;;江西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宗英;;皖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军;崔秀丽;赵金龙;;构建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理论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高永革;;农区草业刍议[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高永革;;农区草业刍议[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钱正敏;冉景丞;;贵州农业生态安全探讨[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樊之夏;秦立成;;高应变动力检测技术在海洋平台桩基工程中的应用[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朔 通讯员 田展;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赵亚夫;农业生态系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3 李金虎 刘英姿 周万良;南大港提升城市承载力[N];河北日报;2011年

4 叶婷;新建城市应考虑水的承载力[N];中国建设报;2011年

5 卢春桃;大丰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优化[N];经济消息报;2000年

6 王海容;如何打造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04年

7 俞巧云 金波 葛亮;南京绿化转向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N];新华日报;2004年

8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赵亚夫;传统农业生态系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9 庄士冠 胡丽娟;人类需求已超出地球承载力[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刘新忠 记者 王玉亮;武安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N];河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胡兵辉;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霞;新疆土地承载力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4 刘玉振;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与模式构建[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闰平;基于能值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朱美春;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8 袁谱;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路面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蔡江东;结构扰动土细观识别方法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海江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耦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伟;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倪修国;化学植筋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向贤礼;砂卵石地基的勘测方法与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邓娟;大型焊接空心球节点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永吉;营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刘志伟;砂砾石碾压垫层的工程性能试验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乔牧;钢筋混凝土板在高温条件下温度场的计算和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曾贤谋;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陈华;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解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贡力;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3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603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