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发布时间:2016-07-29 21:11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江西萍乐坳陷构造演化基本特征及控煤作用分析

王力  许德如  王智琳  吴俊  

【摘要】:正0引言江西省位于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接合部位,萍(乡)乐(平)坳陷带横亘其中部,整体为北东—近东西—北北东向复式向斜构造,晚期叠加的NNE向断裂发育[1]。坳陷带大致位于萍乡—分宜—丰城—进贤—婺源与宜丰—南昌—景德镇之间,北侧以宜丰—景德镇深大断裂为界、南侧以萍乡—广丰深大断裂为界,呈现北东东—北东向延伸的反"S"形地带。坳陷带两侧是元古界地层组成的隆起,北缘是中元古界组成的九岭隆起,南缘是元古界和震旦系组成的武功山隆起[2],坳陷带内产出了自泥盆系-新生界等地层,含煤地层主要为晚二叠世龙潭组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0736030)
【分类号】:P618.11
【正文快照】:

0引言江西省位于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接合部位,萍(乡)乐(平)坳陷带横亘其中部,整体为北东—近东西—北北东向复式向斜构造,晚期叠加的NNE向断裂发育[1]。坳陷带大致位于萍乡—分宜—丰城—进贤—婺源与宜丰—南昌—景德镇之间,北侧以宜丰—景德镇深大断裂为界、南侧以萍乡—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志澄 ,叶俊林 ,杨坤光;幕阜山-九岭隆起侧缘逆冲推覆和滑动拆离以及山体的不对称性[J];地球科学;198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森官;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纪碎屑岩和泥质岩成岩作用[J];安徽地质;1999年04期

2 吴有林;安徽丁香地区滑脱拆离构造特征及成因浅析[J];安徽地质;1994年04期

3 许卫;安徽青阳地区早古生代地层的韧性变形及形成机制[J];安徽地质;1996年01期

4 钟业喜;熊文平;;江西省县域人口垂直分布与耕地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5 李潜华;胡清华;;锦江近河口段河湖变迁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6 夏文杰,伊海生,杜森官;中国南方震旦纪火山岩特征及喷发构造背景[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7 杨斌;董国臣;莫宣学;曾书明;;赣西萍乐凹陷带卡林型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玉多;张文;;抚州市温泉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9 吉磊;赣西南早古生代砂岩的化学成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沉积学报;1993年03期

10 朱洪发,秦德余,陈跃,葛万兴,陈亚中;江南早三叠世碳酸盐岩台地及其两侧斜坡带沉积特征和含油气性[J];沉积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多;张文;李文娟;;抚州市温泉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2 曾敏;彭红霞;刘凤梅;;遂川金坑金矿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项新葵;汪石林;詹国年;肖锷;胡安南;胡笔正;潘文锦;;石门寺“一区三型”钨铜钼矿床地质特征[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4 吴燕荣;黄符桢;;九龙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5 叶林春;王启滨;汤国平;温圣奇;;安远县银坑山铀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6 万宁华;黄东如;王和平;;浅谈象山地质公园的申报[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孔忠;颜铁增;;浙皖赣相邻区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谢窦克;郭坤一;;中国东南沿海的地质构造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2)[C];1988年

9 刘迅;黄震;;江西永平铜矿田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5)[C];1993年

10 张乐凯;;对湖南桃林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的重新认识[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志远;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D];东北大学;2005年

2 董树文;长江中下游地壳物质构造动力调整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8年

3 张万良;相山地区后遥感应用技术示范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06年

4 刘江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姜勇彪;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贻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斌;萍乐凹陷带构造特征及其对卡林型金矿成矿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朱清波;九江—瑞昌地区滑脱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3 易海霞;湖南渣渡矿区南段至毛易矿区外围找煤前景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4 陈佳;萍乡青山煤矿大槽煤层瓦斯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万虎;江西银山矿田九龙铅锌矿带深、边部成矿预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卢树东;江西彭山矿田张十八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张晓;赣西北地区构造与金铜成矿的遥感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任舫;龙虎山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因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侯兴利;江西交通岩土工程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

10 楚克磊;江西武山岩体斑岩型铜、钼矿床岩石学研究和隐伏矿预测[D];长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志澄;中国南方侏罗山式褶皱及其形成机制[J];地球科学;1983年03期

2 马杏垣;索书田;;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J];地质学报;1984年03期

3 陈焕疆,殷跃南;要重视开拓逆掩断层带的油气领域——试论苏南逆掩断层带控油[J];石油实验地质;198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连兴;下扬子地区晚元古代断裂坳陷带中的华南型硫化物矿床及其找矿前景[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4年02期

2 张祖海;华南萍乡─乐平坳陷带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因研究[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6年03期

3 付建明;琼北新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环境[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4 刘文敢;;浅谈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J];能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5 张德润;;塔里木盆地区域构造格架及塔中裂谷坳陷带的成因探讨[J];西北地质;1986年03期

6 彭文武;甘肃北山地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和构造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3期

7 吴勇,王旺章,,周健;川北砂岩型铀矿古水文地质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04期

8 邓运华;;试论中国近海两个坳陷带油气地质差异性[J];石油学报;2009年01期

9 徐立中;胡起生;张文胜;梅萍芳;;湖北省中、晚二叠世煤系沉积期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10 刘桂年;吉林东部构造体系与煤田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令库;陈毓川;;广西大厂矿田拉么—龙箱盖地区矿化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2 杨明桂;楼法生;;中国东南陆区岩石圈结构特征(摘要)[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3 刘元龙;郭武林;于佳春;;内蒙东部的地壳构造及其与矿产分布关系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4 张立生;;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大发现[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二柱;;西昆仑山北麓新构造特征及地下水富水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7、8)[C];1989年

6 蔚远江;夏文杰;许世军;伊海生;朱创业;;滇西兰坪中生代盆地沉积物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沉积学-地球化学约束[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叶瑛;吴能友;邬黛黛;张平萍;季珊珊;董海良;;琼东南盆地甲烷微渗漏的地质与地质微生物记录[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马汉峰;罗毅;王明太;;海拉尔盆地沉积体系特征和铀成矿关系[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崔盛芹;;燕山陆内造山带造山作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10 刘廉清;;天山东段—北山地区河西系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西省地矿局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明桂;[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卢和举;[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卢和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连小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赵文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党犇;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武岩;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上地幔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翟普强;琼东南盆地泄压带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陈迎宾;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许家姝;漠河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杨金玉;南黄海盆地与周边构造关系及海相中、古生界分布特征与构造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渝金;虎林盆地七虎林河坳陷油气地质条件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田华;鄂尔多斯天环坳陷北段天然气成藏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唐熊;西藏措勤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夏时斌;六盘山及邻区中上地壳电性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磊;湘桂地区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破坏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郑丹;弧前盆地与弧后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郭桦;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王雪鹏;塔西乌恰黑孜苇剖面晚新生代岩石磁学特征及其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0年

9 史维皎;利用卫星重力异常研究利比里亚盆地断裂及凹陷分布[D];长安大学;2010年

10 苏蓉;滁河断裂特征研究及其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78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