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3 16:03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11年

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恒  

【摘要】:能值分析方法将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统一标准的能值,从而为定量分析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评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提供了方法。能值分析有助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科学评估和合理利用、经济发展方针的制定以及生态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的预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能值研究的状况,并对国内能值研究发展历程和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客观评价了能值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然后,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方法的过程和具体步骤,针对安徽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绘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流图,建立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创建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REHI。结合安徽省的数据,从能值结构指标、社会子系统的能值指标、经济子系统的能值指标以及自然子系统的能值指标四个部分对安徽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1990-2008年的能值动态分析评价。 接着,将三角相图法引入到安徽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中来,从资源线、敏感线和可持续线三个方面对安徽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直观的能值相图分析;根据系统发展现状,利用相图对系统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探讨系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将安徽省与国内其他4个省份进行能值相图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安徽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最后,在对系统进行能值分析和能值相图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系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7;F205;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春花,蓝盛芳;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5期

2 张妍;杨志峰;;北京城市物质代谢的能值分析与生态效率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3 陆宏芳,蓝盛芳,彭少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J];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4 周连第;胡艳霞;严茂超;董孝斌;吴志强;魏长山;;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以北京密云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5 杜鹏;徐中民;;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9期

6 李金平;陈飞鹏;王志石;;城市环境经济能值综合和可持续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7 谢雨萍;魏美才;周永博;邓祝仁;;广西恭城月柿生态农业旅游能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8 陈丹;陈菁;罗朝晖;;天然水资源价值评估的能值方法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6年10期

9 张大瑜,高旺盛;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10 陆宏芳;陈烈;林永标;陈飞鹏;彭少麟;;基于能值的顺德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惠娟;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和豌豆生产的能值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2 康晓林;都市生态农业评价方法与建设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尹海东;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评价与博弈决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民,许信旺;池州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系统价值的计算[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年06期

2 唐宁;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3 陈丽萍,杨忠直;天津市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孟凡生,王超;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5 林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6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7 戴波,周鸿;喀斯特生态系统区典型县域的能值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3期

8 陆宏芳,蓝盛芳,俞新华,陈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整合分析研究方法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9 隋春花;蓝盛芳;;广州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能值的分析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4期

10 胡聃;文秋霞;李锋;王震;冯强;张艳萍;;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孝坤;;我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长梅;;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作用机制探索[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陈波;王雅鹏;;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卞丽丽;周敏;吴全雷;张伯权;;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金平;王志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估:澳门生态足迹[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陈秋计;刘昌华;王广军;;复垦区生态系统能值分析[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尚清芳;张建明;米丽娜;王积锋;;民勤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李栋;王如松;姚薇;;城市居住区能源代谢的生态评价——基于能值分析(EMA)方法的案例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爱平;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张喜武;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5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秦远建;产业集约化理论与中国汽车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徐建中;我国矿业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刘波;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江永红;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灵梅;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燕燕;北京市环境-经济系统基于能量的协调发展评估--EMA能值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党玉;基于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3 李荣;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陶建宏;西北地区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林微微;野生植物资源经济价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陈姝;论跨国公司和可持续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张娟;世界贸易组织中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胡锡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9 高青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程慧萍;绿色住宅的市场供求和经济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新新,赵妍,冯江,边红枫;图们江流域(中国境内)生物多样性及其能值估算[J];农业与技术;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陈东景,徐中民;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严茂超,李海涛,程鸿,沈文清;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分析与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邓波,洪绂曾,高洪文;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6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7 戴波,周鸿;喀斯特生态系统区典型县域的能值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3期

8 陆宏芳,蓝盛芳,俞新华,陈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整合分析研究方法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9 隋春花;蓝盛芳;;广州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能值的分析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4期

10 胡聃;文秋霞;李锋;王震;冯强;张艳萍;;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大瑜;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陈栋;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能值评价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荣;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继展;江苏省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及预测[D];江苏大学;2005年

3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萍,郭艳清,高梅香,周海瑛;黑龙江省西部沙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以泰来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2 张雪萍;郭艳清;张毅;;基于能值分析的黑龙江省西部沙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泰来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3 甘卓亭;叶佳;马亚兰;周旗;;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4 刘淼;胡远满;常禹;布仁仓;;四川省汶川县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8年11期

5 郭杰;武玉英;;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5期

6 杨晓娟;楚新正;;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7 姚成胜;朱鹤健;;福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张素娟;赵先贵;马彩虹;任桂镇;耿海波;;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趋势预测[J];土壤通报;2009年05期

9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金丹;卞正富;;基于能值分析的徐州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卓翔;高阳;赵志强;李双成;;基于能值分析的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以深圳市三个农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杜鹏;徐中民;;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冯尚友;梅亚东;;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与熵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焦文婷;陈兴鹏;张子龙;逯承鹏;郭晓佳;;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代谢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甘肃正宁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严茂超;H T Odum;;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曹顺爱;吴次芳;冯科;;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晋建勇;孟宪民;刘静;;腐植酸农用资材的环境、经济效应能值评价模型及应用前景[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清海;魏德生;徐清云;;辽宁省盘锦市稻田养蟹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继展;李萍萍;;江苏农业能值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安录;;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持续利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竞;[N];科技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席博平 记者 樊彦彬 李赞;[N];陕西日报;2009年

3 隋凤富;[N];黑龙江日报;2000年

4 刘国新 陈殿合;[N];河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宋斌 蔡敏 高杰 杭春燕;[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夏明方;[N];光明日报;2004年

7 杨清心 周斌;[N];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裴兴斌;[N];宝鸡日报;2009年

9 ;[N];科技日报;2004年

10 霍世林;[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 郭嘉良;海岸带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随机梯度和规则集成评价预测[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杜英;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朱显成;资源效率革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闰平;基于能值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吕翠美;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徐海;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规划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恒;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程程;黑龙江省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与情景预测[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王伟平;基于能值分析的榆林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奇;基于能值分析的乡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河南大学;2010年

5 冀建成;基于三元相图法的重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刘倩;四川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婷芸;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莎;基于能值分析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黄瑾;产业生态视角下能值分析方法的运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荣;湖北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2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82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