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0 14:15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齐木村  

【摘要】:顺应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新世纪的林业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即发展具有生态、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的,可持续的林业生态经济。林业生态经济是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关系研究是发展林业生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作为林业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重要基地,在黑龙江乃至全国的林业生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早期传统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面临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双重难题,因此,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时期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现状及二者关系现状进行介绍,并采用(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协调度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林业生态-产业协调度,立足产业生态化战略,结合产业生态定位,提出“一个基础,两个方向”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即针对资源限制问题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并从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的共生循环模式及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生态布局模式两个方向具体阐述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策略。文章将区域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理论相结合,尝试基于具体研究区域,进行生态-产业协调度分析,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不仅有助于丰富林业生态经济的理论与方法论内涵,同时有利于深度利用森林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及循环利用模式,对解决林区面临的资源困境及产业布局、结构问题,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2 陈才,杨晓慧;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与综合布局[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3期

3 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4 于波涛;于渤;;环境要素内生化的工业运行CRE效率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刘海军;刘英;;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产工业发展状况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7年11期

6 谢煜;张智光;;试论林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层次[J];林业经济问题;2009年01期

7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生态化[J];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02期

8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生态化模式构建——以伊春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9 周莉荫;杨森兴;任琼;严员英;李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调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年06期

10 王玉芳;江雪;;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J];林业经济问题;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跃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曹华政;林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李婷婷;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虎;武威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2 高晓雨;基于灰色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安云芳;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度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建;黑龙江省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傅融;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易伦;加入环境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勇;雷冬梅;;云南省产业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2 赵忠璇;黄臻;;基于Probit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贵州省生态蔬菜产业链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3 贠晓兰;;利用产业价值链接增加都市农业有效投入的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4 徐贞基;;云贵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5 李微;万志芳;郑丽娟;;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6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ulative Measur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年02期

7 李勇;徐建刚;尹海伟;王宝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8 陈晓雪;王志华;;苏南民营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基于常州五大优势产业经验数据的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潘中毅;支大林;韩建雨;;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董大朋;陈才;;交通基础设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关系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环;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秋菊;中国企业开发利用俄罗斯森林资源博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武文婷;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金珍;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夏泽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毕忠德;长春市城市基准地价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延春;生态·效益林业理论及其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娟;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玉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何琳;区域林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邝奕轩;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及实证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程钰;山东省“三维目标”评判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龙叶;利用外资对中国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许智超;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海涛;城市林业经营思想演变及其对绿色GDP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吴振明;辽中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刘军;宁波市工业发展与空间分异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唐怀民;澳大利亚、新西兰林业产业化的启示[J];安徽林业;2002年01期

3 张佳楠;;多元发展林业产业 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安徽太岛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进经营创新产业增效[J];安徽林业;2007年01期

4 韩柏泉;;澳大利亚、日本林业考察报告[J];安徽林业;2007年06期

5 向会娟;曹明宏;;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评估计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6 王立国;刘娅;胡明文;魏琦;;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7 杨加猛;张智光;;论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8 姜钰;姜崧;;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构建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吴鹏举;纪传伟;张艳芳;;区域生态产业链构建优劣势条件与途径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10 史慧英;;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铁臻;[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铁铮;[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3 记者 李兰丽 陆跃芳;[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静;我国企业生态化系统及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耿玉德;林业产业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石建平;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克勇;中国林业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石广义;中国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薛艳;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民;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白秀红;我国林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李杨;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裴兰;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青海产业结构调整[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丽华;湘江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郑大远;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优化——兼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与措施[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郄红伟;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剩余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俞小平;我国林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超学;;“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昆明召开[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杨婧;;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J];现代园艺;2011年15期

3 王干梅;;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经济;1985年01期

4 时正新;;生态经济序与生态经济阈[J];生态经济;1987年01期

5 ;《生态经济》1985—1987年总目录[J];生态经济;1987年06期

6 ;《生态经济》1988年总目录[J];生态经济;1988年06期

7 李莉;;论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的特点及其对策[J];生态经济;1989年02期

8 ;《生态经济》1991年总目录[J];生态经济;1991年06期

9 滕有正;;生态经济学的范畴体系(续完)[J];生态经济;1992年04期

10 ;《生态经济》1992年总目录[J];生态经济;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智富;;生态经济是后发展山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朱立波;;看北京生态经济的正反面[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3 李农;;依托地缘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春妍;刘雅琴;;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沈康荣;涂扬晟;吴高华;;发展生态经济 推进生态立市——鄂西北山区统筹生态建设、县域经济、农民增收三大任务的最佳选择[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方东;申立庆;张汛;;菜芜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探索[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孟庆杰;;浅谈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铁力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证分析[A];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伊春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王书玉;杨新梅;史春芬;;区域生态经济弹性研究——以长治市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汪江;;关于生态经济对促进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10 姜大仁;;把贵州建成信息化现代化生态经济旅游圣地——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模式探讨[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世龙;[N];贵阳日报;2004年

2 吕明晓;[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本报评论员;[N];张掖日报;2013年

4 记者 阮春生;[N];丽水日报;2013年

5 记者 谢超平;[N];惠州日报;2013年

6 陈婕 记者 李艳;[N];中国质量报;2013年

7 姚启超;[N];贵州日报;2013年

8 百色市委党校 赵堂高;[N];广西日报;2014年

9 记者 阮春生 严晶晶;培育生态经济 建设美丽城乡 推动“两美浙江”在丽水的生动实践[N];丽水日报;2014年

10 策划 陈亚民 曾令成 梁琴 赵海涛;[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贤君;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邵权熙;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木村;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琳;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鄂伦春族生态经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王明扬;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4 孙在伟;县南沟流域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5 李树财;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元强;生态经济的哲学透视[D];新疆大学;2007年

7 张亮亮;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骆鹿;生态经济的哲学意蕴[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9 封新林;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郭琦;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90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