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陕西省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空间重构

发布时间:2017-09-26 17:36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空间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经济 区划 类型区 产业重构 陕西


【摘要】:在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借助27个气象测站的多年观测资料和103个县域200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和GIS方法,并结合陕西省生态经济特征,将陕西省初步划分为4个大的生态经济类型区。该分区方案以生态背景和人类综合作用强度作为链接“生态-经济”2大系统的指标体系,显示出各生态经济类型区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特征和不同强度人类活动的鲜明对比,为其实行相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在区划方案基础上,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运用生态占用思想和区域开发理论,从全球、国内、省内3个尺度全方位分析了各生态经济类型区间的产业空间耦合关系,提出了各生态经济类型区的产业空间重构战略。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生态经济 区划 类型区 产业重构 陕西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3KR10)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经过20多年来的大力投资建设,陕西省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处在从工业化前期向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化工阶段)过渡的阶段。根据国内外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修颖,顾朝林;福建省基于闽台互动的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2 薛东前,董锁成,姚士谋,许刚;区域发展的本质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4期

3 董锁成,王传胜,尤飞,薛东前;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地域分异规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4期

4 刘正恩,葛剑平;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及对策[J];干旱区研究;2004年03期

5 宋先松,石培基,毛笑文;黑河流域生态用水与产业发展研究——以张掖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6 崔海山,张柏,朱金花;松原市土地沙化机制及可持续发展模式[J];干旱区研究;2003年04期

7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8 王传胜,范振军,董锁成,薛东前,李泽辉;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以西北6省为例[J];生态学报;2005年07期

9 尤飞,钟有丽,王传胜;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_";范建红;雷汝林;;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 屈国胜,王茹,邓彪,柳林,鲁绪会;安康农业系统可持续性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3 蒋依依,王仰麟,李卫锋,韩荡,牛慧恩;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世东,沈国舫,翟明普,李俊清;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立地分类定量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吕红亮,杜鹏飞;灰色系统方法在县域生态区划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3期

6 苏原,梁涛;济南市东部产业带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区划[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7 李宇,董锁成,王传胜,薛东前,刘鸿雁;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特征空间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郑春芳;李凤山;;科尔沁草地沙漠化成因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J];草业科学;2006年04期

9 “河北省生态与灾害研究”课题组;河北省生态区划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10 仇方道,朱传耿,单勇兵;江苏省县域综合实力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吉喜;韩永伟;;海城市国土资源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生态控制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杨勤业;吴绍洪;郑度;;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菁;廖克;;~3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指标体系研究——以莆田市为例[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欧阳志云;刘康;徐卫华;王效科;苗鸿;赵伟民;;西部生态功能区区划的方法与应用研究[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全;杜鹏飞;龚道孝;;生态区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韩永伟;高吉喜;李咏红;乔青;刘军会;;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生态控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Xibao Xu~(1,2) Jianming Zhang~(1*) Jijun Li~1 Yong'an Qi~1 Jingyi Li~1 1.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MOE),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Gansu,P.R.China;2.College of Geoscience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226007,Jiangsu,P.R.China;;RS and GIS Application in Eco-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in Shiyang River Watershed,West of China[A];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Volume 4)[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葛震远;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良军;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谢剑斌;论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又清;紫胶蚧(Kerria lacca Kerr.)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王力;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与林木生长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贾利;黑龙江省西部生态脆弱带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王备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蔺海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和环境资产负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军;基于RS和GIS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预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贵锋;环境价值评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3 滕兆乾;山东省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多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朝晖;江苏省蝶类(Lepidoptera:Rhopalocera)种类记述及其区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范庆莲;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及配置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7 周国娜;基于GIS的森林病虫害生态地理因素分析与区划[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刘显全;试论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恩香;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生态因子的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春雷;潮汕地区产业结构重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栋;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 史德宽;农牧交错带在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特殊地位[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3 薛东前,董锁成,姚士谋,许刚;区域发展的本质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4期

4 介冬梅,吕金福;松嫩沙地末次冰期以来降水量和干燥度的时空变化[J];地理科学;1995年04期

5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6 程国栋,张志强,李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7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学习型区域:面向全球化的区域发展[J];地理科学;2001年03期

8 戴学珍;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9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10 毛汉英,周国民;福建省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选祥;查道生;李青;;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J];理论建设;2011年03期

2 李玉戌;;马国富代表:呼吁设立“环丹江口水库生态经济区”[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3 陶表红;康灿华;焦庚英;;基于SWOT-NPEST江西生态经济发展环境分析[J];求实;2011年09期

4 方颖;;论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建议[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年02期

5 胡娟;陈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6 张萤;;道家生态伦理视域下的江西省低碳经济建设——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学理论;2011年20期

7 程学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锅炉节能监管思考[J];质量探索;2011年07期

8 朱虹;;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城镇化[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9 汤明;时淑华;;鄱阳湖濒湖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何家理;;秦巴山区保护与发展生态型经济区政策制订依据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策应环鄱生态经济区,促进宜春赶超发展[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2 吴依群;;加大宜春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张本;;关于建设“西沙群岛生态经济区”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4 吴秋红;;定位生态经济 倡导低碳理念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黄国勤;;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农业的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吴杨伟;李晓丹;;基于后发优势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张志坚;黄丽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服务生态宜春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8 戴天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初探[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9 汪爱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质能产业的开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戴德艺;曾令锋;;百色市县域经济区划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正英;港澳委员视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意见建议受重视[N];光华时报;2008年

2 记者 邱君红;中国雷琼热带生态经济区构想呼之欲出[N];湛江日报;2009年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问答[N];抚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文洪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N];农民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齐强 赖睿 梁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瞄准低碳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助推添力[N];光华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郑颖 龚波华 整理;以生态立省为主线 实现江西绿色崛起[N];江西日报;2010年

8 特派记者 桂榕 何宝庆;国务院新闻办向中外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N];江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江丛干;低碳经济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贾辉 刘伟;把松花江打造成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宝权;生态经济区中的城镇布局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乐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程巧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6 胡曙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邱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竞争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彩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汤文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市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4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924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