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2013年

发布时间:2016-08-16 18:15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生态经济建设的探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2013年

京津冀联合治理雾霾天气的路径选择

赵万明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发严重的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大气环境污染更加恶化,大气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从京津冀地区严峻的雾霾天气现状谈起,通过总结和分析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美国曾遭遇过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治理经验,为京津冀联合治理雾霾天气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当前京津冀地区严峻的雾霆天气状况2013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雾握天气频发,在这场遍及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雾握天气中,京津冀地区雾履天气尤为突出。以北京市1月份为例,全市普遍长时间达到极重的最高污染级别。1月12日,北京空气质量监测实时浓度数据显示,大部分站点的PM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军;成金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J];理论月刊;2012年10期

2 郝明辉;;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J];河南科技;2013年03期

3 霍艳丽;刘彤;;生态经济建设: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11年10期

4 王娣;金涌;朱兵;;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09年07期

5 王强;王晓文;伍世代;李婷婷;徐玲琳;;转型期中国物质生产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关联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宝;姚建;王丽梅;;基于SWOT分析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会东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年04期

3 吴娱明;廖森泰;施英;邹宇晓;高云超;刘凡;徐志宏;罗展勇;;蚕桑资源高效利用在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模式[J];蚕业科学;2010年05期

4 苗泽华;宋长生;刘静;;河北省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5 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冷一楠;滕学荣;;北京家具行业的绿色发展内涵与措施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孙鹏鹏;周浩亮;;雾霾天气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23期

8 王进;杨新宇;董雅文;;生态文明视角下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9 李斌;;绿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探究[J];经济论坛;2013年06期

10 朱强;赵静;汪晓;;基于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的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文静;;生态文明及其指标体系研究述评[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宋秀杰;程大军;刘旭;;“十二五”首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3 朱坦;高帅;;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刘宗霞;山东半岛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丽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海南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慧;成都市生态经济建设的探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郭琦;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学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走出两难境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张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周训芳;吴晓芙;;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任志远;李强;;1978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时空差异特征[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8 余建辉;刘燕娜;石德金;林伟明;;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吴兑;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J];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纪红;基于ArcGIS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戈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廷标,崔巍;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的选择[J];决策咨询通讯;2004年05期

2 王增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关键是要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J];领导之友;2006年04期

3 吕巍;刘小力;;京津冀联合发展以应对外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2期

4 张洪河;胡梅娟;孙晓胜;;重塑京津冀协作机制[J];瞭望;2006年32期

5 孙翠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年03期

6 孙翠兰;;再论空间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两环”区域发展面临的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92期

8 李娟;;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05期

9 周振国;;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评介[J];经济论坛;2006年07期

10 张向阳;党胜利;刘志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烁;李全起;;用系统论的观点谈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蔡潭;;廊坊加快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研究[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杨德勇;陈冲华;;实现京津冀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周桂荣;;关于构建制度化、常态化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的若干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冯朵;;京津冀区域海水淡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卫江;朱效荣;李慧;杨通林;王新春;柴彬;杨蔚东;苑庆彬;李颖;高跃兰;杨雨;于明浩;孙增泰;赵春河;畅彦周;刘思绮;;京津冀区域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7(2009~2010)[C];2011年

8 郑林昌;;加快河北省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9 张玉庆;;环渤海的破题之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刚;;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战略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徐万佳;[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海杰 宋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3 沈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刚;[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记者 何会文 实习生 佟迎宾;[N];天津日报;2010年

6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罗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王亭亭 张胜利;[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程武;[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记者 马珉璐 实习生 康俊杰;[N];廊坊日报;2009年

10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罗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峰;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张树建;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霞;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机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徐境;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及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7 王得新;专业化分工与都市圈形成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汤建军;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居伟;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潘中艺;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2 任雅慧;基于有向无环图的京津冀经济关系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余胜利;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性变动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李新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高利岩;京津冀科技梯度测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李桄;京津冀产业投入产出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卢韫明;石家庄高新区与京津冀第三极互动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孙乾;低碳经济视角下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探讨[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9 王轩;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吴凯鸽;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生态经济建设的探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95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