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产能过剩背景下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20 04:48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随着供给侧的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与去杠杆过程的进一步深化,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资产将陷入加快暴露的风险,商业银行化解信贷风险的压力日渐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长,至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2.03万亿元,同时不良贷款率从2014年的1.04%增长到2018年的1.89%。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的双升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产能过剩背景下,银行信贷助长了企业的盲目投资扩张倾向,出现大量“僵而不死”的僵尸企业。目前,我国银行业缺少对“僵尸企业”不良贷款的合理退出渠道,导致大量资金套牢在“僵尸企业”。一方面不利于银行资本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也会助长产能过剩问题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的进一步加重。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工具,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新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与此同时释放的产能过剩行业存量资金还有助于银行进行后续的信贷引导,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推进“去产能”过程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首先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入手,分析国有“四大行”的不良贷款行业地区分布情况,推出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占总不良贷款的占比,初步确认产能过剩行业与银行信贷风险上升具有相关性。而后梳理产能过剩风险向银行的传导机制,选用2011年-2016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温忠麟三步法分析投资扩张因素在银行信贷以及产能过剩之间的中介效应。论证了产能过剩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出化解产能过剩与解决银行信贷风险的关联点在于其不良资产的解决。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方式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方案。从我国目前不良资产证券试点项目现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对中国农业银行2016年发行的农盈2016-1不良资产证券产品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的经验启示,最终提出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方案。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4
【部分图文】:

框架图,论文研究,框架,不良资产证券化


8图 1.1 论文研究框架.3.2 研究方法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数据分析法。本文通过 Wind 对近几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进行搜集,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产能过剩与银行信贷的关联性性进行了验证分析。(2)案例分析法。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 2016-1 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为例,分析其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型等特征,并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具体方案。(3)文献法。通集和分析研究各种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研究产能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法。

不良贷款率,单位,情况,经济增长面


第 2 章 问题分析2.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走势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点,当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时,债务违约事件也会增多。而随着货币政策从宽货币往宽信用传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力度有可能增加,但是出于自身经营风险的控制,在贷款或投资投向时一定会有地区和行业的侧重。在当前经济增速进入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均有较明显的增长,从银监会官网提供数据可知,2017 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从 2016 年末的 1.51 万亿上升到 1.7 万亿。其中 2016 年不良贷款率虽与2017 年不良贷款率大致持平,但若将时间区间放宽至 2015 年的话,不良贷款率则由 1.67%上升至 1.74%。2017 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情况如图 2.1 所示。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借款人


表 2.1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类别 分类制度正常 借款人有能力且愿意还款,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现金流充足,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其不能正常还本付息。关注 存在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不利因素。次级 靠借款人的担保物与正常营业收入已无法保证银行足额收回贷款本息。可疑 银行对还款条件做出调整之后借款人仍无力还款,即使清算担保后银行仍会遭受较大损失。损失 无论银行采取何种措施,仍无法收回或者仅能收回一小部分贷款。根据 2017 年 27 家上市银行发布的年报,截至 2017 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 12,379.62 亿,比 2016 年末增加 482.46 亿,增幅为 4.06%。2017年我国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的具体情况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兵;张诚;;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2 程俊杰;;中国转型时期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5年08期

3 董敏杰;梁泳梅;张其仔;;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行业比较、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4 姜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及策略建议[J];经济师;2014年09期

5 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年03期

6 陈其安;李红强;徐礼;;股权激励、银行债务约束、控制权私利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过度投资行为[J];系统管理学报;2013年05期

7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4期

8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9 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10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2848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848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