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16:59
  随着北京市保障房开工数量的不断增加,保障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越发明显。北京市当前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主要是普通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及配建制,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保障房的利润率远远低于普通商品房的利润率,且投资保障房的投资回收期相对普通商品房较长。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建设保障房的过程中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房地产开发商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来节省保障房工程的建安工程费,从而获得非法利润,给保障房的质量带来了严重的隐患。本文分析研究保障房开发建设的基本理论基础,并构建了保障房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或代建单位的博弈模型,来阐述保障房开发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将保障房开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北京市当前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相结合,并且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与其他大型基础设施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北京市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该模式系统包含:建设主体构建、监管主体构建、保险制度与建设模式四个方面。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重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保障房开发建设相关理论基础与政策法规
    2.1 保障房开发建设的基本理论
        2.1.1 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2.1.2 行为经济学与预期理论
        2.1.3 博弈理论
    2.2 保障房开发建设政策法规
        2.2.1 经济适用房建设政策法规
        2.2.2 廉租房建设政策法规
3. 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现状及分析
    3.1 北京市当前保障房体系构成
    3.2 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的发展
    3.3 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现状
        3.3.1 保障房开工数量
        3.3.2 北京市保障房结构
        3.3.3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保障房建设计划
    3.4 当前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分析
        3.4.1 企业建设模式
        3.4.2 政府直接建设模式
        3.4.3 政企共建模式
    3.5 北京市当前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博弈分析
        3.5.1 普通房地产开发模式及配建模式博弈模型及分析
        3.5.2 代建制博弈模型及分析
    3.6 北京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存在问题
        3.6.1 开发保障房利润率过低
        3.6.2 投资回收期过长
        3.6.3 政府监管难度大
        3.6.4 保障房建设主体选择不当
        3.6.5 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单一
4. 发达国家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及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模式借鉴
    4.1 发达国家或地区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分析
        4.1.1 美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4.1.2 日本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4.1.3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4.1.4 韩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及建设模式
        4.1.5 发达国家或地区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模式借鉴
    4.2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析与借鉴
        4.2.1 保障房与一般基础设施共性分析
        4.2.2 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模式分析及借鉴
        4.2.3 地铁建设模式分析及借鉴
        4.2.4 铁路建设模式分析及借鉴
        4.2.5 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总结及借鉴
5. 我国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模式政策及建议
    5.1 成立专门的保障房管理机构
    5.2 对违规开发商、代建单位、施工单位的处罚方式多元化
    5.3 加大对行政不作为的政府部门的处罚力度
    5.4 成立非盈利性国有保障房项目管理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公司
    5.5 引入保障房工程保险制度
    5.6 完善我国的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体系推广政企共建模式
        5.6.1 BT模式
        5.6.2 BOT模式
        5.6.3 价值捕捉模式
        5.6.4 进一步推广代建制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障房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鲍建高.  科技风. 2010(13)
[2]经济适用房PPP模式应用研究[J]. 张小富,葛新旗.  财会月刊. 2010(17)
[3]保障房建设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与协调机制[J]. 王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4]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面积标准和分配管理[J]. 王应麟.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2)
[5]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的博弈分析[J]. 冯姗姗,王望珍,刘淳.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8(04)
[6]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 苏明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05)
[7]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管理研究[J]. 马亮,何清华.  建筑经济. 2007(S2)
[8]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思考[J]. 冯念一,陆建忠,朱嬿.  建筑经济. 2007(08)
[9]代建制的适用范围研究[J]. 张伟,朱宏亮.  建筑经济. 2006(12)
[10]经济适用房工程建设的投资、质量控制[J]. 胡海林,郭燕雪,韩涛.  建筑经济. 2003(01)

硕士论文
[1]大连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研究[D]. 翁振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陈笑.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杭州市经济适用房供给体系及其运作绩效评价研究[D]. 张帆.浙江工业大学 2009
[4]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研究[D]. 钟华山.西北大学 2008
[5]北京市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高欣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6]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高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7]城市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研究[D]. 陈福新.东北财经大学 2007
[8]住房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发展研究[D]. 于鹏洲.天津大学 2007
[9]北京市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经济分析[D]. 严雪峰.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5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385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