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新洲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3-04 13:25

新洲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李先和,石红英,谢学良,喻绍南

(武汉市新洲区畜牧局,武汉  430400

01-0005-03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全球所关注的问题,面对人口猛增、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形势,20  世纪90  年代,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既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 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公布了《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报告指出,肉类食品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大于交通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8%  。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畜牧业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节能减排,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  新洲区畜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新洲区作为武汉市畜牧大区,其畜牧资源严重不足,主要饲料原料依靠外调,如果继续沿袭“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的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实现畜牧业的大发展,将难以持续发展。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与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拓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于保障新洲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缓解新洲区畜牧资源制约的根本出路。

1.2  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周后鸡的产蛋率将由81%  下降至68% ,即使空气中氨的浓度恢复到正常也需12周才能使产蛋率回升至正常水平;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这些既是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染来源,而且其臭气远逸,还是蚊蝇繁殖的重要场所,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有效地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尽可能地以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废弃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畜牧业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降低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是摆在广大畜牧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是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1.3  节能减排是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011 年,新洲区畜牧业产值为25 .67 亿元,畜禽养殖专业户发展到3 200  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畜禽养殖户处于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外延式增长生产阶段,部分适度规模养殖户科技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增长方式粗放。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取代小而全的散养,是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环保、效益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澳大利亚为保持优美环境和无污染,尽管其民族工业相对不发达,但不允许在草原牧区建设任何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厂。主要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畜牧业,畜产品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及安全检查措施。肉类生产者要申请经营许可证,申请过程有严格的资格审定和食品安全要求。对畜产品实行从生产到销售、贮存、装运出口直至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牛肉质量标准MSA(Meat-Standard Sanstralia),在饲喂、运输、屠宰、肉的含水、脂肪含量、疫病、肉色、大理石花纹、污染等方面都做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1999年全澳持MSA经营许可证的育肥牛场83家,牛肉加工企业有26家。

20世纪20年代开始,欧洲成立了许多牧草育种公司和牧草种子生产公司,前者对重要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进行育种,其中牧草型新品种的育种目标集中在改善干物质产量、增加抗性、增加草地密度、增加再生速度和提高越冬率等方面。目的在于将培育的新品种作为商品出售并提高新品种的竞争力。后者将育成的牧草新品种进行种子商品生产,将繁殖的优良牧草种子经严格审定后才能出售。可见欧洲的牧草种子生产是由牧草育种公司带动起来的。所有牧草种子的生产是按照标准合同完成的,合同由种子生产公司(包括牧草育种公司)与种子种植者之间签订。种子种植者的组织机构为欧洲种子种植者协会(ESGG),代表种子种植者的利益。种子生产公司的组织为欧洲牧草种子生产者协会(EFSPA),代表牧草种子生产公司或育种公司的利益,两个协会的总部都设在布鲁赛尔,受欧盟的领导。

创建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实现节能减排,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共享,组建强强联合的集团军,按标准化统一生产来提高产品质量,销售品牌产品,无疑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巩固新洲畜牧业目前所取得的发展优势与地位,做强做大新洲畜牧产业的一项基本措施。

2  新洲区畜牧业节能减排的基本途径

在畜禽圈舍的选址、规划等方面要符合《畜禽养殖场建筑设计技术规范》,重要的是推广“纵向负压通风、湿帘降温、卷帘、半开放式畜禽养殖模式、鸭嘴(乳头)式饮水、自动喂料、机械性清粪”等关键技术,圈舍内实现冬暖夏凉。

2.2  产业化经营

畜禽产业是新洲区四大优势农业产业之一。实践证明,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养殖户实现畜禽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有机载体,产业化是畜牧业节能减排重要标志。要外学上海阿强、山东爱佳,内举精明禽业、汪集汤业、灵星蛋品,打破畜牧业“纺锤形”发展模式,把组建新洲禽业集团作为推动新洲区畜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来抓。

改革传统的养殖模式,走规模养殖之路是畜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新洲区自2007  年开展创建畜禽大区以来,就积极把构建畜禽生态养殖小区逐步取代“小而全”的传统模式作为壮大畜禽产业的突破口。规模化小区建设通过科学的选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严格的环保硬件建设、严格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以及良好的科技跟踪服务等5个环节的科技支撑,大大提高了科学饲养水平和环境保护功能,是发展节能减排型畜牧业的平台。新洲区要紧抓近几年来中央、省、市高度关注畜牧业,大力发展畜牧生产的政策机遇,科学策划,多方力争,加大对畜禽生态养殖小区项目的争取与建设力度。

标准化生产是畜牧业的节能减排之魂,是规模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必然要求。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必须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以农牧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实现畜禽圈舍,饲养、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等装备现代化、设施化。随着市场对畜禽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规范畜牧业生产行为,有利于依法科学使用饲料、兽药,切实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利于改善养殖条件,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  生态型饲料

生态营养饲料是利用生态营养学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解决畜产品公害和减轻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等问题,从饲料的原料选购、配方设计、加工等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实施动物营养系统调控,从而控制可能发生的畜禽产品公害和环境污染,使饲料达到低成本、高效益、低污染的目的。

(1)减少氮的排泄。根据氨基酸的营养生理特点和短线平衡理论,如果将畜禽饲料配合成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而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不仅可大大地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畜禽粪尿中含氮化合物的排泄。

(2)控制臭味的产生。美国农业科研人员已从一种莫哈夫丝兰中提取两种活性成份作为“除臭剂”,其中一种活性成分可与氨气结合,另一种活性成分可与硫化氢等气体结合,因而具有控制臭味产生的作用。若将这种提取物加入饲料中,可与畜禽肠道内的微生物起协同作用,帮助分解饲料,提高胃肠道消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并可抑制尿素的分解,使氨气的含量减少40%~60%  

(4)添加酶制剂。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主要由非淀粉多糖(NSP)构成,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NSP  的内源酶,而NSP  使消化道食糜的黏度增加,从而导致日粮养分消化利用率降低。有研究表明,饲用复合酶具有摧毁植物饲料的细胞壁、克服NSP  的不良效应、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降低肠道食糜黏稠度,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在摄食大麦型日粮的猪只中,使用含β—葡聚糖酶的混合酶可使日粮能量的利用率提高13%  ,蛋白质的吸收率提高21%  

3  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新洲区畜牧业的节能减排,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金问题。建设标准化畜禽舍和粪污处理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资金问题是制约新洲区畜牧业节能减排的瓶颈。二是养殖户的认识还需要一段过程。前面所提到的蚯蚓养鸡、牛粪生产蘑菇、土地吸纳等模式很早就有人试用,但至今未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说明养殖户的认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技术问题,盲目使用抗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不科学的,但是广大养殖户依然大量使用,因为他们担心不使用抗生素畜禽会发生某种不可预测的疾病。

4  对新洲区发展节能减排型畜牧业的建议

要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村干部为骨干,以各业务部门为支撑,以新型农民培训为契机,学习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国家环保政策,向广大畜禽养殖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爱护环境变成广大畜禽养殖户的自觉行为。

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多方筹集资金,要结合家园行动计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有限的资金在土地吸纳、沼气建设等畜牧环保项目中合理使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010 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蛋鸡高效饲养管理及防疫技术研究”对新洲区蛋鸡舍的建筑设计提出卷帘式建筑方式,不仅为新洲区蛋鸡饲养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更重要的是为科技驱动新洲区畜牧业节能减排首开先河。因此,要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攻关,让科技助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4  政策调动 

要完善政策引导体系,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新洲区畜禽生态养殖小区、有机肥生产、微生物菌制剂等环保项目,调动全社会为畜牧业节能减排作贡献的积极性。

笔者20129月去新洲区罗泊村调研发现该村的环境较2011有较大的改变,探其原因一是村委会筹资购置两台拖粪车,将鸡粪送到养渔场再循环利用;二是大部分养鸡户均与区能源办联手,以国家出大头、个人出小头的方式修建了沼气池,粪污不外排,养鸡户也用上了清洁的能源;三是村干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齐抓共管,上门做宣传工作,赢得了广大畜禽养殖户的共识。典型示范的作用是巨大的,要在大渡、竹园、西河、张师等蛋鸡养殖密集村推广罗泊村的经验,改变生态环境。

国土、环保、畜牧等部门要通过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土地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效果,加快土地流转,对生产密度过大、规划布局不合理、不具备防疫条件、高耗低产、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要严格实现限养,在畜禽饲养审批关口上,严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审批关,新建项目不达到环保要求的决不审批,对现有的适度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环保未达标的实行限期整改;在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环节上,加强监督管理,杜绝违禁药品的使用,促进畜产品安全上市,促进畜牧业节能减排快速实现。




本文编号:16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27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畜牧业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