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5-03-06 15:56
柯国安
(鄂州市城区动物检疫站,湖北 鄂州  436000)

摘要:对农村散养鸡疫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20-02

农村多数家庭有利用房前屋后、山坡空隙地散养本地鸡习俗,鸡群数量由几只到几十只,采用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粗放粗养的饲养方式。因农村散养鸡饲养周期长,蛋肉兼用,肉质紧凑,味道鲜美,深受城乡居民喜好,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农户对饲养技术及疫病防治知识缺乏,再加上环境污染,造成农村散养鸡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发展传统养鸡业的积极性。2008年,笔者抽调到基层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在基层工作中,通过诊治鸡病及对农户的调查了解,结合农村散养鸡实际情况,对农村散养鸡如何做好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探讨,对促进农村传统养鸡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牧业增效及满足市场需求有着现实意义。
1  农村散养鸡疫病发生原因分析
    (1)鸡苗质量不高。农户鸡苗95%来源农村作坊式孵化坊,5%来源于自孵。笔者在工作中曾对农村孵化坊进行实地观察,发现农村孵化房卫生及消毒状况差,种蛋来源不明,入孵前未作清洁及消毒处理,病原菌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鸡苗,给疫病发生埋下隐患,一旦气候突变,季节交替,往往诱发疫病的发生。
    (2)疫病防治难以达到群防群治。农户养鸡数量多少不等,日龄大小不一,饲养分散,难以进行程序化防疫。同一乡镇或同一村庄,有的鸡群做过防疫,有的鸡群没有做防疫,没有做防疫的鸡群在没有免疫屏障保护的情况下一旦有病毒(菌)侵入即可引发疫病流行。
    (3)疫病防治意识淡薄。①鸡病的防治重在预防。农户在养鸡过程中很少对鸡病进行药物预防,鸡群染疫出现临床症状后才病急乱投医,不请专业兽医人员进行科学诊断,而是到兽药店买药,往往延误疫病最佳诊疗时间。②鸡病诊治过程中,笔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结合病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发现,农村散养鸡传染性法氏囊、非典型性新城疫、大肠杆菌、禽霍乱等疾病发病率高,也是造成农村散养鸡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户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只知道养鸡要做新城疫(俗称鸡瘟)防疫,而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禽霍乱等很少进行免疫接种,如有病原传入鸡群即造成疫病大面积流行。③夏末秋初及寒冷冬季是农村散养鸡疫病发生及流行的高峰期,每到这段时间,垃圾堆、沟渠、塘堰随处可见丢弃的病死鸡。由于传染源的人为扩散,造成农村养鸡环境污染严重,疫病绵延不断。
    (4)接种疫苗达不到应有保护效果。①农户一般将鸡苗养到一定时间后即送到乡镇兽药店进行鸡新城疫滴鼻免疫,但由于农户养鸡分散,兽药店疫苗稀释后很难在4 h内用完,有的店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没有用完的疫苗继续使用,导致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佳,鸡新城疫基础防疫质量不高。②抗体形成、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免疫应答效果受动物个体、营养、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散养鸡饲养方式单一,鸡的营养不全面,同时处于病原菌高污染环境下,即使按科学防疫程序严格免疫接种,也难以产生高质量抗体,对鸡群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这也是造成农村散养鸡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对策
2.1  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是向农民提供技术帮助,推广先进的畜禽养殖科技,传达党的惠农政策的基层组织。因此,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向社会公布服务中心、村级防疫员的联系方式,接受农户的技术求助和疫情报告,真正做到把科技、服务、政策送到养殖户的家门口。抓好村级防疫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服务水平,每周组织村级防疫员进行一次技术交流,收集村级防疫员反馈的信息,以服务中心-村级防疫员-养殖户为平台,构建健全的农村疫情报告网络,对各村畜禽做到及时有效监控,发现有疫情时,因地制宜制订防治、扑灭方案,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2.2  宣传法制,普及科技
    利用每年“三送”活动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营造法制环境,让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形成“养好鸡、必防疫,病死鸡、不乱丢”的观念。向农户发放科学养鸡小册,接受畜禽养殖户的技术咨询,面对面传授科学养鸡方法,增强畜禽养殖户对疫病的预防意识,在传统养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科学养鸡方法。
2.3  集中育雏,分散饲养
    农村潜在的养鸡市场拉动了育苗专业户的发展。育苗专业户从孵化房购回鸡苗后,培育到7周龄左右,然后再销售到各家各户饲养。7周龄以内的雏鸡是鸡一个饲养周期中极为关键的阶段,也是防疫接种集中的时期,平均每周要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集中育雏,不仅能提供雏鸡生理需求的适宜温度,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还便于服务中心、村级防疫员集中提供技术帮助,做好雏鸡阶段鸡白痢、球虫、传染性法氏囊等疫病的防治,全程监督育苗户保质、保量做好每次防疫接种工作,为鸡群以后的健康打下基础。因此,发展传统养鸡业,,开展集中育雏是值得倡导、推广和鼓励的。
2.4  实名销售,跟踪服务
    基层畜牧服务中心应采取行政措施,强制要求育苗户在本地区销售的鸡苗实行实名登记销售制度,详细收集农户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鸡苗数量、日龄等,以便于村级防疫员了解本辖区农户饲养鸡群的详细信息,提供技术服务,跟踪鸡群的健康状况。
2.5  科学饲养,适时防疫
    改变当前农村“一把米、一把谷”、畜禽同圈饲养、鸡鸭满院跑的粗放粗养养殖方式,倡导农家杂粮与全价配合饲料搭配饲喂,满足鸡群生长及生产的营养需求,增强抵抗疫病的能力;畜禽实行分栏、封闭饲养,减少病毒(菌)传出和传入危险,按时完成后续的强化免疫工作。近两年,笔者根据本地区农村散养鸡病流行规律及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合本地区鸡病的免疫程序(表1)。
2.6  群防群治,依法治疫
农户要想把鸡养好,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村级防疫员的防疫工作。村级防疫员根据掌握的农户鸡群信息,按既定防疫程序,到鸡群接种日龄时跟农户提前电话预约,分片、分段、分时在某地集中接种疫苗。对强制免疫病种,疫苗接种覆盖率应达100%;对非强制免疫病种但在本地区流行的,免疫接种率也应达100%。对处于偏远地区或出行不便未按时接种的农户,应提供上门服务,及时补种,做到逢鸡必免,达到群防群治的目标,形成坚强有效的防疫屏障,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2.7   适时用药,定期消毒
(1)农户从育苗房购回鸡苗后,由于饲养环境及方式改变,为预防应激反应诱发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饲喂5~7 d进行预防,同加在饲料中入多种维生素,以增强鸡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2)60日龄左右及开产前各驱蛔虫一次。
(3)70日龄前应注意对球虫病的预防,特别是在多雨潮湿季节。
(4)天气突变及季节交替时,因鸡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应使用药物预防禽霍乱、大肠杆菌、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生。
(5)平时养成良好的消毒习惯,减少周围环境中病原菌的存在,鸡舍每半月清扫一次,然后撒一层干石灰。

 

COPYRIGHT © 2011 版权所有:湖北省畜牧兽医



本文编号:16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