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金融包容性_《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1 07:09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包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4年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包容性

魏微  

【摘要】:互联网金融作为目前金融创新领域内的最新表现,是互联网通讯技术与传统金融商业模式的有力结合。由于采用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模型,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平均交易成本,同时缓解了借贷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进而实现了资金归集高效率低成本、零散资金的碎片化理财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的低违约率。互联网金融这种新模式的优点恰恰契合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将原本处在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纳入到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中,利用高效率的移动支付手段以及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模型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与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同时提高金融包容度水平。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从金融包容性视角分析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创新以及进而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在介绍有关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包容性概念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原理,重点内容放在了找出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契合点:从广度上来看,互联网金融通过把不受地域限制的ICT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降低了服务成本,扩大了金融服务对象,弥补了偏远地区和贫困人群的金融空白,加深了金融渗透度;从深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由于采用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移动支付方式和信息处理模式,使得基于先进技术的金融服务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上都有了大幅降低,引入交易性集合的研究后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模式大大拓展了信贷交易可能性集合,金融包容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应用对网络通信技术ICT的数据测度,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包容性进而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从而可以推测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发展,对缓解金融排斥水平、提高全社会资金配置效率起到正向影响,未来必然会对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9;F8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杰;陶建平;;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1877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2 闫海洲;张明珅;;金融包容性发展与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南方金融;2012年03期

3 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容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4 陈华平;唐军;;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5 于敏;王小林;;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测量与评价[J];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6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7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孙颖;;微型金融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J];华北金融;2010年03期

9 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10 田霖;;我国农村金融包容的区域差异与影响要素解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3 卢放鸣;柴超;王刚刚;温向明;;基于钻石模型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影响因子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彭中文;论我国网上银行的风险及其监控对策[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5 严谷军;试论网络金融的风险类型与风险放大[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6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7 周华明;虞先泽;;《孙子兵法》智慧与金融危机应对之策[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易培强;;保经济增长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发展方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9 陈仲常;李志龙;夏进文;;电子支付工具发展与货币乘数时效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杜少剑,刘涛;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志太;;十、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国有企业支农[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维维;田海山;王维;;基于双边市场的电子货币交易定价机制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6 唐清泉;卢博科;;上市公司、技术升级与效率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8 杨宜勇;谭永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监测[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稻葵;徐欣;江红平;;超高投资率的福利损失[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5期)[C];2010年

10 孙洋;郝寿义;;制度影响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的路径选择——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城市群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6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鑫;网络银行业务安全及其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石建平;中国苹果消费需求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维海;支付结算发展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加双;扩大农民消费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志刚;山东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彭燕;虚拟货币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美佳;移动支付中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闫长乐;童以祥;;手机支付商业模式浅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方菲;;中国互联网现状和政策——访周其仁教授[J];财经界;2000年S1期

3 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J];银行家;2005年03期

4 吴晓灵;;为小额信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J];银行家;2006年05期

5 田霖;;基于统筹联通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J];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6 田霖;;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与短板效应探析[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7 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8 刘兆发;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规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9 董贤圣;;银行业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及防范[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金融创新研究小组;杨小苹;郭春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现实思考[J];福建金融;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东北财经大学 郑重;[N];金融时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W.麦克切斯尼;J.B.福斯特;郭莲;;互联网与资本主义(上)[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3期

2 何庆源;新世纪无线互联网业务任重而道远[J];世界电信;2001年04期

3 邱立莽;;职业中专互联网教学与引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Amy;;全时创新会议模式[J];信息方略;2010年19期

5 ;热点述评[J];数字通信;2011年01期

6 付玉辉;;新旧模式的角逐[J];通信世界;2011年16期

7 ;联通云雀发布 改变移动互联网智能通信[J];中国新通信;2011年22期

8 杨子林;;新型互联网通信应用及趋势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07期

9 刘国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信业的发展机遇与应对策略[J];信息通信;2013年09期

10 John Patrick ,丘宗明;联网——互联网通信改变经商方式[J];通讯产品世界;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谦;肖守德;;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应用创新实践[A];下一代互联网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新;[N];人民邮电;2008年

2 荣钰;[N];网络世界;2007年

3 徐涵;[N];经济日报;2007年

4 杨琳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未央;[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刘宜 姜艳艳;[N];华夏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瑞哲;[N];解放日报;2013年

8 贾会超;[N];人民邮电;2008年

9 飞雨;[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于伟;[N];通信信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甜;基于投资合作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链建模与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魏微;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包容性[D];山东大学;2014年

3 郝益刚;移动社会网络服务及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郝益刚 >魏微

>田甜

金融包容性_《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包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47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