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3 17:47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融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商业大学》 2012年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融合研究

程德冬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列为“十二五”规划,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联网是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服务业,是物联网进行产业融合重要产业,也是物流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契机。通过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指出基于物联网的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实质,,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技术路径、动力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运用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将物流产业基于技术的融合、与物流产业要素的融合、需求服务和产业组织的融合、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融合进行阐述。分析了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合作,物联网与物流产业的相关性,物联网技术的渗透与融合。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物联网的发展进行梳理,针对物流产业目前的状况,指出具体的产业融合带来的发展模式,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找出其内在的联系,运用这些理论对我国的物流产业进行研究。同理,对我国的物流产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现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在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融合过程中,对阻碍融合进程的因素进行规纳,主要是技术标准的制定,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行业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政策支持等外部环境的支撑。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的融合研究,为物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典型的模式和解决方案,也为物流产业转型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理论支持。物联网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与物流产业的融合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只能产生趋势性的判断,不能进行定量研究,带来更有价值的结论。对于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的融合,本文作者认为要做到创新发展模式;制定统一标准,消除融合障碍;支持鼓励技术创新,推动融合进程;加大外部支撑环境的基础和条件保障;培养物联网和物流产业兼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59.2;F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庆红;物流系统化与整合物流[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2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奉小斌;郭宏湘;;SCP范式主导下的我国物流产业整合[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

4 张云勇;房秉毅;陈清金;;运营商物联网发展建议[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2期

5 解冲锋;孙颖;高歆雅;;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策略探讨[J];电信科学;2009年12期

6 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12期

7 周建良;;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09年12期

8 宁焕生;张瑜;刘芳丽;刘文明;渠慎丰;;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2006年S1期

9 蒋亚军,贺平,赵会群,曾仕元;基于EPC的物联网研究综述[J];广东通信技术;2005年08期

10 贾兴洪;;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物流园区升级[J];经济论坛;2007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昌;冯玉强;董多;;绿色建筑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2 梁晓明;企业在线管理的支撑体系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王佩光;李心科;张晓林;;ERP系统中供应商管理的最佳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赵世同;;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戴希扬;关宏伟;支雄飞;孙效骥;;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产品编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蒋自远;;物流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7 陈德棉,赵军;生鲜物流配送中心配送管理子系统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袁胜军,黄立平,詹锦川,朱轶峰;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蔬菜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9 余海;陶亚民;;浅析农业产业链管理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10 胡莲;刘仲英;詹锦川;;生猪养殖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跃文;吴新霞;张慧;罗熠;;基于物联网的爆破振动无线监测系统[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2 陈来;;加强供应链物流管理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唐自玉;朱华炳;刘光复;胡有树;;后桥壳生产物流系统计算机辅助规划[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钟勇;;物联网在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会江;;高校的人才供应链管理[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王家华;张艳杰;;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7 李凤莲;宫小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评价机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慧;陈朝蓬;张覃;;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评估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林;陆兔林;周金海;殷放宙;胡晨骏;李伟东;蔡宝昌;;物联网技术在中药饮片生产信息化管控系统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娄海芳;王志康;;医用耗材ERP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宁安良;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志勇;企业物流资源配置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国庆;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胡宪武;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孔令启;基于内外圈协同优化策略的间歇化工过程不确定性调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先郁;基于纵向研发合作的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程祥;农产品冷链物流库存管理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惠妍;基于供应链的顾客满意链架构及其改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汪安静;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入厂物流及其路径优化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孙磊;啤酒生产企业的内部物流成本控制与仿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贾慧文;弘宇公司库存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云霞;矿建物料质量管理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帅;济矿集团区域营销物流规划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明;二次降价销售的供应链契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靳昌田;煤炭集团物料配送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双兴;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李德仁,沈欣;论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3 宁焕生;张瑜;刘芳丽;刘文明;渠慎丰;;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2006年S1期

4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5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6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7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8 成耀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资质条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9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10 蒋亚军,贺平,赵会群,曾仕元;基于EPC的物联网研究综述[J];广东通信技术;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东斌;[N];经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惠娣;第三方物流信息增值服务解决方案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李艳云;;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物流产业[J];物流科技;2008年08期

2 周芳;;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升级[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3 程德冬;;从物流产业看物联网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赴欧考察团;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是推动现代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赴欧考察团考察报告[J];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24期

5 王德乐,李志远;打造物流产业 探索物资改革之路[J];数字化工;2004年04期

6 李玉红;;物流产业的产业融合[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许胜余;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J];集装箱化;2001年12期

8 吴爱东;天津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几点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2年04期

9 王铭;;中国物流产业急需升级[J];企业家天地;2004年01期

10 易英霞,郑循刚;物流产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互动性——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广;袁涛;;CAFTA进程中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研究[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海兰;郑红军;;后危机时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路径探析[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3 计国君;;我国物流业振兴规划下物流产业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A];第七次全国重点市场总裁联席会暨“十二五”时期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会刊[C];2010年

4 王佐;;论物流产业研究——兼论物流企业的界定[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赵喜君;;论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红波;陶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济南市绿色逆向物流战略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孔令刚;;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以合肥为例[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赵学礼;魏旭光;康凯;;港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设计与实践——基于M港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熊孟英;;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庄国芳;;环渤海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肖苏萍;[N];江西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康龙;[N];中国商报;2001年

3 盛志诚;[N];建筑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于莉;[N];延边日报;2009年

5 张云中;[N];国际商报;2001年

6 特约记者 马学凤;[N];通辽日报;2011年

7 茂同 侯刚 石勇;[N];德州日报;2007年

8 常惠英;[N];中国商报;2001年

9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总经理 张福来;[N];陕西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伟;[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莫鸿;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正式制度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帅斌;物流产业化发展机理与政府规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孔文;基于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分析及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吴爱东;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张圣忠;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李力;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杨;物流产业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周国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俊;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蒋妍菡;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孙战伟;物流产业的边界及特征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4 许鹏;基于DEA的辽宁省物流产业效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程德冬;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融合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6 王欣欣;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张莉;我国粮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陈先锋;我国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陈蓉;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平嵩蕊;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融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11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