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芬兰信息通讯技术创新网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19:36
  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是21世纪发展迅速的技术之一,它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之一。创新网络是不同创新参与者在共同创新的开发、扩散过程中,通过互动建立的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关系总和。这种关系具有互惠、灵活及相对稳定特点,能激发、产生一种高效创新的协同群体。芬兰ICT创新网络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6类节点组成,它们之间构成了简单的企业-企业节点关联,也构成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复杂节点关联。这些复杂的节点关联说到底也是为企业节点关联服务的。企业仍然是创新网络的主体和核心,ICT创新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上的创新主体都将自己特别的职责和作用发挥出来,这使得芬兰ICT创新网络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芬兰ICT创新网络的演化可以初步分为酝酿阶段、显现阶段和形成发展阶段三个部分。根据节点的分布密度、节点间关系的联接强度和扩展性,可以将芬兰的ICT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分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考察芬兰ICT创新网络的空间分...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芬兰信息通讯技术创新网络研究


创新网络的构成节点资料来源:综合整理

诺基亚


3.2.4 ICT 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大量涌现,并出现了龙头企业,为 ICT 创新网络的成打下企业基础。1979 年,诺基亚和 Salora 以对等的股份成立了 Mobira 公司,开发无线电技术品和市场,尤其是北欧移动电话终端产品。到 1985 年,Mobira 公司已在一些海外场取得领先优势,年平均销售增长 50%。最终于 1986 年和 1987 年,诺基亚完全有了 Mobira 和 Telefenno 公司,从此芬兰电信技术得以统一管理。[14]当时世界正历了电信开放的浪潮,全球对数码移动设备需求扩大。80 年代末诺基亚 CEO 奥利对公司进行管理上的重大调整,诺基亚开始向专业化发展,逐步放弃纸业、橡胶电缆业务,主营电信业务(见图 3-1)。到 95 年,这个原本生产胶靴和电缆的工业团转变成世界首屈一指的手机生产商,并成为世界通讯业的三大巨头之一。诺基大量地研究与开发,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吸引了一批 ICT 企业与它展开多形式的合作,比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共同开拓新市场,等等。这样,ICT 创新网络的企业网络形成了。

空间分布,创新网络,芬兰,圈层


4 芬兰 ICT 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创新网络通常由组成网络的各节点、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链以及网络中流动的创新资源构成。芬兰 ICT 创新网络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等节点构成,其中,企业因负责创新成果产业化(价值实现)而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居于创新网络的中心。围绕企业这一核心,构成了企业-企业、企业-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企业-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等节点关系链。各节点间既有显性关系又有隐性关系,前者大多表现为具体的贸易流、资金流和可视的信息流,而后者则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信息的“暗默”流动关系。根据节点的分布密度、节点间关系的联接强度和扩展性,可以将芬兰的 ICT 创新网络的空间分布分为三个圈层,即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见图 4-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J]. 童亮,陈劲.  管理学报. 2007(02)
[2]基于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J]. 郭海滨,郑丕谔.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03)
[3]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J]. 陈柳钦.  理论探索. 2007(02)
[4]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 张永宁,陈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5]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点分析及其构建[J]. 吴潍,陈莉平.  价值工程. 2007(01)
[6]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网络[J]. 吴冰,刘仲英.  科学学研究. 2006(S1)
[7]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技术创新策略构建探讨[J]. 王俊文,洪军.  现代管理科学. 2006(12)
[8]企业创新网络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J]. 桂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6(10)
[9]知识分工、社会资本与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J]. 魏旭,张艳.  当代经济研究. 2006(10)
[10]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机制分析[J]. 王大洲.  科学学研究. 2006(05)



本文编号:3581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581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